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三门峡小吃大全_三门峡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做菜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1:33

三门峡地处中原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豫西重镇,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特色小吃:灵宝大刀面、灵宝羊肉汤、义马石子馍、义马水花佛手、义马糟蛋、甑糕、脂油鲤鱼焙面。

灵宝羊肉汤

简介

灵宝羊肉汤是河南灵宝经典的汉族小吃。羊肉汤在豫西灵宝,几乎每个人爱都喝羊肉汤,每个人都有几个关于羊肉汤的故事。羊肉汤对于灵宝已不单单是一种饮食,而且是一种文化,一种灵宝人与之不可分割的情愫。灵宝羊肉汤的历史源于何年何月无从查考,但它的历史悠久毋庸置疑。

做法

1.选骨:制作“灵宝羊肉汤”需选新鲜羊骨,通常脊椎骨、腿骨各一半,每锅汤用骨至少10千克,最多20千克。2.砸骨:羊骨均洗净,砸开腿骨,露出骨髓即可。3.泡骨:羊骨须用清水浸泡,以除去污。春秋季泡12小时,冬季泡24小时,夏天泡6小时。4.氽骨:将泡好的羊骨投入沸水锅中,用大火氽约15分钟,捞出沥干水分。5.熬骨:能装150千克水的大锅里放入100千克的清水,烧沸后放入氽好的羊骨,用大火熬约3小时后,汤汁熬到近50千克时,骨汤已经比较浓稠,这时可再加入适量开水。6.配骨:将新鲜羊脑1千克(羊脑一般占羊骨1/10的比例)用热水化开,再用手捋碎搅匀,倒入熬好的羊骨汤中,不加盖,煮约10分钟。7.煮肉:把经清水浸泡后的羊肉块(一般和羊骨的比例为1∶1),投入到配好的羊骨汤锅中,用大火煮约30分钟后,改小火煮至肉熟,随后再用大火煮约30分钟。经过这七道工序的精心烹制,“灵宝羊肉汤”便做成了。这时候的汤,色白似雪,香气浓郁,味道鲜美。

[!--empirenews.page--]

灵宝大刀面

简介

大刀面是灵宝市最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切面的大刀长3尺,宽5寸,颇像铡刀。面擀成一尺多宽的薄面皮折叠成十余层,用大刀切制成面条。因刀法不同,大刀面又分为四个品种:细面,其细如挂面;帘子蔑面,粗细如帘蓖;宽面,宽如韭菜(多做成干捞面);闪刀面,如两个韭菜叶宽,切面时,实切一刀,闪宽一刀,故名闪刀,通常是早晨卖细面、帘篦面,中午卖宽面。调味以酸、辣为主,浇面的稍子与配菜,可视节令变化。

做法

大刀面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大刀切面,既细且韧。以高筋面粉鸡蛋清为原料,人工和成面块,再用近一人高的大擀面杖擀、推、压,使面皮犹如白绫,薄至透明显影,隔面可观报纸。右手捉长近一米的大刀,左手按面,起起落落,细如发丝的面条便出来了。

[!--empirenews.page--]

脂油烧饼

简介

脂油烧饼又叫脂油饼,是河南灵宝著名的汉族小吃。它呈扁圆形,旋纹相套,外观焦黄明亮,咬开后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外酥内软,浓香扑鼻。脂油煤饼工艺精巧,主要原料为面粉、猪板油、棉清油、食盐、碱面等。其吃法有两种,一种是让厨师挤压抖开,一眨眼一个饼堆满一碟子,蓬蓬松松,成条成片,用筷子夹着吃。另一种是保持饼的原状。食之各具风味。

做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徐徐加入水(开水70克+凉水30克)打成穗子,在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要反复揉搓,至面筋全部揉出,面团非常软滑后揪成剂子,再逐个搓成小圆棒形,抹匀食油,堆在一起用一块湿布盖上饧放1-2个小时。(四季都用阴阳水,即开水与冷水的比例:春季七比三,夏季六比四,冬秋之季八比二)2、小切碎,放入少许盐拌匀(原配方加了猪板油)3、把圆棒擀开擀宽成长方形面片4、将面片拉长,然后用左手执面皮条一端,右手执另一端,将面片拉长,再抹油再拉长,直到把面皮拉的透明,能看到案板上的花纹5、在面皮上抹些油,在撒上葱花交叉翻卷,右手一边蘸油抹在薄面皮上,一边卷包,而左手不断拉长面皮,直至将面皮拉卷完。然后把棱角折里面整成马蹄形,压扁6、平底锅中倒少许油,将饼坯放入,烙的过程中,用毛刷蘸少许油抹在饼的两面,小火烙至饼两面成金黄色即可。

[!--empirenews.page--]

义马糟蛋

简介

糟蛋系采用鸡蛋和黄酒酒糟加工酿制而成。传说是晚清时浙江绍兴一个酿酒师傅把这种工艺传到了三门峡。它用料严格,工艺讲究,成品蛋蛋心呈红黄色细腻糊状,无硬心,有蛋香、脂香、酒香等多种香味,味悠长可口,风味独特。成品蛋宜存放于清凉处,随吃随捞,食时去壳,加香油少许,是豫西有名的风味食品。

做法

配料:鲜鸭蛋120只计算,需用优质糯米50公斤(熟糯米饭75公斤),食盐1.5公斤,甜酒药200克,白酒药100克。

方法:1、选用米粒饱满、颜色洁白、无异味、杂质少的糯米。先将糯米进行淘洗,放在缸内用清水浸泡24小时。将浸好的糯米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倒入桶内摊平。锅内加水烧开后,放入锅内蒸煮,等到蒸汽从米层上升时再加桶盖。蒸10分钟,用小竹帚在饭面上撤一次热水,使米饭蒸胀均匀。再加盖蒸15分钟,使饭熟透。然后将蒸桶放到淋饭架上,用清水冲淋2~3分钟,使米饭温度降至30℃左右。2、淋水后的米饭,沥去水分,倒入缸内,加上甜酒药和白酒药,充分搅拌均匀,拍平米面,并在中间挖一个上大下小的圆洞(上面直径约30厘米)。缸口用清洁干燥的草盖盖好,缸外包上保温用的草席。经过22~30小时,洞内酒汁有3~4厘米深时,可除去保温草席,每隔6小时把酒汁用小勺舀泼在糟面上,使其充分酿制。经过7天后,将酒糟拌和均匀,静置14天即酿制成熟可供糟蛋使用。3、选用质量合格的新鲜鸭蛋,洗净、晾干。手持竹片(长13厘米、宽3厘米、厚0.7厘米),对准蛋的纵侧从大头部分轻击两下,在小头再击一次,要使蛋壳略有裂痕,而蛋壳膜不能破裂。4、糟蛋用的坛子事先进行清洗消毒。装蛋时,先在坛底铺一层酒糟,将击破的蛋大头向上排放,蛋与蛋之间不能太紧,加入第二层糟,摆上第二层蛋,逐层装完,最上面平铺一层酒糟,并撒上食盐。一般每坛装蛋120只。然后,用牛皮纸将坛口密封,再盖上竹箬,用绳索扎紧,入库存放。一般每四坛一叠,坛口垫上三丁纸,最上层坛口垫纸后压上方砖。一般经过5个月左右时间,即可糟制成熟。

[!--empirenews.page--]

义马石子馍

简介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原始的制作方法,是灵宝、卢氏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做法

原料:面粉500克,鸡蛋1个,鲜花椒叶适量。调料:食用油、白糖精盐各适量。

做法:1.面粉中加油50克,并依食者口味加进糖或盐适量,同时加入鲜花椒叶适量及1个鸡蛋,反复揉搓至面光滑柔软为止,再分成10个馍坯。2.另选取光滑的小石头若干,洗净晾干涂以少许油,放入深边平底锅内加热并不断翻炒,至石子灼热烫手后,取出一半石子放在另一容器内保温。3.10个馍坯擀薄,平铺于留在锅底的热石子上,再将保温的石子均匀放在馍坯上部,用中火加热下烙上烫,2~3分钟后至馍色半黄即可出锅。

[!--empirenews.page--]

义马水花佛手糖糕

简介

水花佛手糖糕是三门峡市的汉族传统小吃,被誉为豫西一绝。它造型别致,焦酥适口,香而不腻,风味别致,深受人民欢迎。糖糕焦酥香软,充溢着一股玫瑰的芳香。

历史文化

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仓惶出逃,后来在返京途中,路过陕州,即今天的三门峡市。那拉氏平常笃信佛祖,人称老佛爷,但这位老佛爷却不是吃素的,返京途中,到处要吃要喝,地方官伺候得她满意的往往得到赏赐提升。当时陕州的知州打听到这些行情,为了献媚邀宠,使自己的官越做越大,就来了个“借花献佛”,命令当地的高手名厨,精心制作了一款造型别致的“水花佛手糖糕”敬献给那拉氏食用。那拉氏一看那“佛手”,犹如无数精美的水花,顿觉喜从心来。因为那拉氏刚刚经历了一次狼狈的逃难,险些失去统治宝座,现在是惊魂稍定,原先的地位和权力依然保持如初,心中本就充满了喜悦,这时又见到吉祥的佛手,好像在给她报喜,当然喜不自胜,于是兴高采烈地尝了起来。果然风味不同凡响,糖糕焦酥香软,充溢着一股玫瑰的芳香,那拉氏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对陕州知州说道:“卿用心良苦,朕自知之,为我佛如来,特赐此馔制作者一件黄马褂。”陕州知州也受到了特殊恩遇。经那拉氏亲口一尝,水花佛手糖糕名声大振,日益流行起来,至今仍在豫西一带享有盛名。

[!--empirenews.page--]

大营麻花

简介

大营麻花是河南陕县大营镇大营村出品极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名吃。始于清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的麻花有脆、酥、香等特点。其独特的口感和配料。

历史文化

大营麻花的起源和一个动人的传说有关。据村中老人回忆,明末时,大营一带毒蝎横行,危害甚广。遭毒蝎蛰者约有半数不治而亡。人们为了诅咒蝎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毒蝎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演变成了麻花。所以,大营麻花被赋予了吉祥如意、康泰平安的寓意。每逢年节或红白喜事,当地人总要用麻花待客或作为馈赠佳品传情达意。

做法

其基本配料为精面、食盐、鸡蛋、糖等,分为甜、咸两种,均为硬面和就,具有“香、酥、脆”之特点。解放后,大营麻花经三门峡市饮食服务公司厨师蔡元贵改进,制作技术和配料工艺大为提高,形成独具一格的“大营麻花”。

[!--empirenews.page--]

甑糕

简介

甑糕是灵宝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劲糕。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传统是无锡糯米)、大(以灵宝毛头枣最好)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历史文化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中国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糗饵粉糍”演变而来的。《周礼·天宫》有羞笾之食糗饵粉糍的记载,“粉糍”是在米粉内加入豆沙馅(古时叫豆屑末)蒸成的饼糕。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成的糕饼,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唐代,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和如今的甑糕一脉相承。

做法

原料: 甑糕的原料是江米10斤(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3斤、(以灵宝毛头枣最好)、水30斤、葡萄适量。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做法:1.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2、装甑,先枣子、葡萄干,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上面再铺一层红枣(蜜枣)、葡萄干收顶。3、火功,一般是大火蒸约两小时后改用慢火再蒸五、六小时。4、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 (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empirenews.page--]

观音堂牛肉

简介

观音堂牛肉,产于陕县观音堂。用料严格,制作方法独特:先将宰杀的鲜牛肉置于盛满清水的缸中,相应的内加食盐、火硝腌渍。时间长短根据季节而定,一般冬季为一个月,夏季三四天,春秋两季七八天,直到掩得里外透红为止。腌好后,放进大锅沸煮,一般需六七个小时;在沸煮中,放进适量的茵香、丁香、白芷、、蒜、辣椒等。勤翻勤看,控制火候,以煮烂肉不散为止。观音堂牛肉,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咸味适度,肉嫩可口。

做法

锅内加入茴香25克、丁香,白芷各10克],小茴25克,桂皮、葱结、姜块各10克]、辣椒25克,料酒500克]、白糖100克、酱油[150克]和红米汁50克等,用肉汤35千克烧开,下入香料,再下入腌制好的牛肉。改小火煮制6小时以上。

返回做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