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南阳小吃大全_南阳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做菜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1:20

南阳简称“宛”,别称南都,宛都,位于中国最东端的大型盆地南阳盆地之中,头枕伏牛,足蹬江汉,东依桐柏,西扼秦岭,自古为战略要地。历史上,南阳是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三国故事“三顾茅庐”就发生在这里。如今,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

特色小吃:新野板面、博望锅盔、邓州糊辣汤、邓州窝子面、邓州小磨油、方城丹参、方城烧麦、方城羊肉烩面、郭滩烧鸡、黄河口水煎包、脚踏肉、菊花肉、老庄樱扣碗、蜜汁江米、南阳菜、内乡缸炉烧、炝锅面、沙锅鱼头、水煎包、桐柏糊辣汤、王店火烧、玄妙观斋菜。

新野板面

简介

新野板面又称张飞板面,是南阳市传统的汉族面食小吃。曾因诸葛亮一把火烧出了名气的三国历史名城新野的一道颇具历史渊源地方美食。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誉周边。

历史文化

相传,古城新野“板面条”始创于东汉末年,桃园兄弟刘、关、张驻守新野之时,那位“豹头环眼、吼声如雷”的张飞将军,总嫌面条太软,咬着没劲,吃着乏味。厨师为了满足这位“喝断桥梁、粗中有细”的大将军,多次琢磨,反复研制,才制成这种“板面条”。张翼德吃后哈哈大笑,高竖拇指,连声叫好!自此,“新野板面条”便在豫西之宛、洛,鄂北之荆、襄一带广为流传。

做法

一般以牛羊肉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种作料炒制而成。其做法是:精选肥瘦适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将干红辣椒入油中炸至焦黄,色味被收入油中时,捞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备用;将切好之肉丁入油,反复煸炒,至肉块定形后,将拍过的辣椒及精盐调味品适时放入,以文火煎掉肉中水分,待肉丁着色均匀呈红色时,离火降温。成品臊子精在工艺,巧在火候,香而不腻、辣而不辛、咸而不涩,色如玛瑙,晶莹悦目,味道鲜美。其面条制作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小麦精粉,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至筋道,再经过反复揉条摔板,直至其触摸如丝绸、手扯有拉力、提起似瀑布、板时噼啪作响即可。这样的面条宽窄有致、均匀好看,二两面,三根条,板拉扯直后可达四丈有余。板后面条即入锅、起碗,放几根青菜,浇上臊子,真个是白面条、绿菜叶、红臊子,入口来“辣酥酥,香喷喷”,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empirenews.page--]

邓州窝子面

简介

窝子面原为武汉热干面,是一种汉族传统名点。传入河南邓州后,经过改良,口味更上一层楼,加入了绿豆芽牛肉丁,浇上牛油辣椒,香辣无比。邓州的窝子面,应该是从老河口传过来的,具体途径有待考证。湖北襄阳、河南新野、河南邓州的窝子面馆日益红火,是很多人早餐必选之一。在窝子面的基础上,更是发展出来,“牛杂面”,具体为,窝子面上要浇上卤过的牛肠等。

历史文化

关于热干面的起源有一个典故: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做法

材料:猪绞肉(200克)、细拉面(250克)、萝卜干末(50克)、花(1汤匙)、熟白芝麻(1汤匙)酱汁:香油(1汤匙)、芝麻酱(3汤匙)、鸡粉(1/3汤匙)、酱油(1汤匙)、香(1汤匙)、郫县豆瓣(1汤匙)、辣椒油(2汤匙)调料:油(4汤匙)、盐(1汤匙)

做法:1、烧热2汤匙油,放入猪绞肉翻炒几下,倒入萝卜干末炒匀,至肉末变白色,注入1碗清水煮沸。2、加入1汤匙香油、3汤匙芝麻酱、1/3汤匙鸡粉、1汤匙酱油、1汤匙香醋、1汤匙郫县豆瓣酱和2汤匙辣椒油炒匀,做成酱汁3、烧开半锅水,加入1汤匙盐,放入拉面搅散中火煮至浮起,连续点两次水。4、捞起煮好的拉面,用清水冲洗数遍然后沥干水,面条过冷河后可冲去多余的淀粉。5、烧热2汤匙油,倒入煮好的面条用筷子搅散,使每一根面条都沾上油,且光滑不粘连。6、将面条盛入碟中,淋上麻酱汁,洒上葱花和1汤匙熟白芝麻,便可食用。

[!--empirenews.page--]

黄河口水煎包

简介

黄河口水煎包传承利津水煎包制作工艺,精心选料,科学搭配,精心制作的具有浓郁特色的美食。黄河口水煎包有荤素两类,十几个品种。荤包,多以猪肉、羊肉、虾仁海参白菜韭菜韭黄等为主馅;素包,多以粉条、煎豆腐、野菜、胡萝卜等为主馅。在当地人们简称它为“煎包”,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口感甚佳,因其馅不同,分为羊肉、猪肉、素菜水煎包多种,其馅无论是荤素均加葱、、面酱、五香粉、细盐调制,皮为小麦粉面发酵,将包子放入平底锅内少许时间,再加面水,后浇豆油,翻一遍出锅即成,成为人民深受欢迎的食品。

做法

①将面粉与酵面兑好加入温水和成面团,再碱水揉匀稍饧上案,揪成40个小块,逐个擀成小圆片。②把肉剁碎,放入酱油、精盐煨起,再将切碎的姜、葱与调料面一起放入肉里拌好,然后再放上剁碎,压出水分的白菜及香油,拌匀成馅。③用皮包上馅成大圆饺子,俗称扁食,似相公帽摆放在刷匀油的深底的鏊子上(专用鏊子),摆满为止,淋入食油50克,盖上盖煎5分钟,再倒入800克白面汤清水内兑入少许面粉搅成面汤,再盖住煎焖使之变成蒸气传热焖熟,再淋入50克食油,再盖住焖煎5分钟。底部呈焦黄色时,用铲将四周与鏊底分离,大翻鏊,离火即成。底色金黄,焦脆,馅浓香可口,色香味俱佳。食用时用小铲铲人盘内即可。

[!--empirenews.page--]

玄妙观斋菜

简介

玄妙观斋菜,是南阳市玄妙观的一道汉族素食名菜,选料严谨、广泛,主、辅料都必须是真素,既选天南海北之珍品,又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种土特产。蔬菜。对这些素料经扒、溜、炒、炸、烩、蒸等方法精心制作,做出的肴撰悦目香口,色香味形俱佳,又质素形荤,非常逼真。玄妙观斋菜经历代厨师、道众、食客的切磋、创新,烹调技法不断提高,名菜佳肴逐步增加。

做法

观中道人按教规吃斋茹素,遇重大节日或观内名花盛开之日,还请地方名流到观游园赏花,并设素宴招待。观中素菜制作考究,选料严谨、广泛,主、辅料都必须是真素,既选天南海北之珍品,又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种土特产。蔬菜。对这些素料经扒、溜、炒、炸、烩、蒸等方法精心制作,做出的肴撰悦目香口,色香味形俱佳,又质素形荤,非常逼真。如:“素火腿”、“扒素鸡”、“素鱼翅”等,都是形荤实素,调制奥妙,引人入胜的玄妙观斋菜佳品。

[!--empirenews.page--]

博望锅盔

简介

博望锅盔,系用白面烤制的一种特色食品。外形似锅,又类头盔,通体白色,如生面晒干一般,直径一尺余,厚二寸,每个重达四斤,食之酥香爽口,耐嚼耐饥,且久放不坏。博望锅盔始创传说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火烧博望后,留关羽把守,时值天旱缺水,将士饥渴难耐,关羽上书诸葛亮恳请退兵。诸葛亮回书关羽,要求其坚守,并教以“用干面,掺少水,和硬块,锅炕之,食为盔”,以此“响将士,放军心”。这种炕饼方法后来就一直流传下来。

历史文化

传说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火烧南阳方城博望后,留关羽把守,时值天旱缺水,将士饥渴难耐,关羽上书诸葛亮恳请退兵。诸葛亮回书关羽,要求其坚守,并教以“用干面,掺少水,和硬块,锅炕之,食为盔”,以此“响将士,放军心”。博望锅盔技法被当地农民掌握,流传。

做法

原 料:面粉5kg(用水2kg)、碱面30g。酵面夏季350g,冬季750g,春秋季500g。

做法:1、按季节掌握水温,先和成死面块,放在案头上用木杠压,边折边压,压匀盘到,然后切成两块,分别加入酵面和碱水再揉压,视面的软硬程度,如面软可加些干面再压,直至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用温布盖严盘性。2、把面块分成每块重约600g的面剂,推擀成直径约22cm,厚3cm的圆形饼,上鏊勤翻转,俗称“三翻六转”,烙得火均匀,皮色微鼓时即熟,周围并有菊花形的毛边。3、博望锅盔用发酵面、干面反复盘揉,做成盾牌形状上锅炕,待两面凝结后,把数个锅盔叠立起来放在锅内,不加水,用文火蒸烤至熟。烤好的锅盔不焦不糊,具有生面的颜色、熟馍的味道。

[!--empirenews.page--]

郭滩烧鸡

简介

在唐河县郭滩烧鸡远近闻名,素有“肉质鲜嫩”“五香脱骨”之盛名,为河南省南阳的汉族传统名吃。始于唐宋鼎盛明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制成品肉烂、骨酥、皮不破,食用时骨肉自动分离,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它富含多种营养元素,高蛋白、低脂肪。

历史文化

郭滩烧鸡始于唐宋鼎盛明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最开始做烧鸡的是郭滩镇的一户李姓人家,用自制的秘方作出的烧鸡风味独特、口感极佳,于是便代代相传,几经演变形成了现如今的郭滩烧鸡。但是,由于意识上的局限,郭滩烧鸡的美誉一直没有走出南阳,独特的香味只是本地人饭桌上的一道佳肴。

做法

郭滩烧鸡,是以农村散养土公鸡(柴鸡)为主要原料,然后采用四百多年祖传秘方辅以百年陈汤和二十多种名贵中草药调味,利用祖传秘方经修整——腌制——油炸——晾干——卤制而成。该产品选料考究,配置适量,开剖精巧、烹煮适度、火候恰到好处。制成品肉烂、骨酥、皮不破,食用时骨肉自动分离,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它富含多种营养元素,高蛋白、低脂肪,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该产品采用真空包装,纯中药保鲜,不含任何激素和防腐剂,保质期长且易携带。

[!--empirenews.page--]

方城羊肉烩面

简介

方城羊肉烩面在豫南很有名,无论你走在豫南的哪个小县城,总会不经意间就看到街边的餐馆门面上写着正宗方城羊肉烩面,作为一个地道的方城人,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走进去吃的,因为我知道再正宗也做不出来地道的方城烩面来的,有时间离家时间长了忍不住烩面的诱惑,才会走进去吃上一碗,吃完对心理上是一种安慰,可实在是吃不出家乡烩面那种沁人心肺的烩面味道来·

做法

原料:面粉500g、羊肉100g、豆腐皮20g、粉丝20g、黄花20g、木耳20g、香菜20g、生姜10g、大葱10g、花椒1小匙、八角2个、桂皮半根、小茴香5g、草果1个、香叶2片、当归5g、枸杞5g、丁香5g、香油1小匙、当归、枸杞各5g、鸡精、盐各少许。

制作:1、将面粉与盐和匀,加水和面,饧30分钟左右备用。将羊肉切成小丁,用热水焯一下,除去沫;2、将生姜拍破、大葱段、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草果、香叶、丁香、当归、枸杞用纱布包住,制成香料包。煮一锅开水,放入香料包和羊肉,煮半个小时以上制成羊肉汤;3、豆腐皮洗净切丝,粉丝泡发后切长段,黄花菜用水泡发,木耳用水泡发后撕开,香菜洗净切段备用;4、将面团揉成长条,然后用刀切成小剂子,再擀成约3cm宽的长方形面片,再用手左右抻拉成薄面条,即可下锅煮制;5、羊肉汤烧开后,下入面条,轻轻拨散,待锅中汤汁再开后,下入豆皮丝、粉丝、黄花、木耳,煮至面条、配料均熟后,放入少许料酒、盐、鸡精,淋少许香油,撒上香菜,就终于大功告成啦。

[!--empirenews.page--]

炝锅面

简介

炝锅面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面食,属于鲁菜系。流行于华北地区,发源地是山东。虾米放入温水中泡软;黄豆洗净沥干;小白菜洗净切段备用;瘦猪肉洗净切丝放入淡色酱油、淀粉、水腌15分钟;锅烧热放入油,加肉丝快炒,至肉色盛出;锅内倒油烧热,爆香葱段、虾米,将淡色酱油淋下;倒入鲜汤及黄豆芽、小白菜,煮沸加盐调味;再放入瘦猪肉拌炒均匀即可熄火;把面条煮熟后盛入碗内,淋入汤汁即可。

做法

主料:面条(标准粉)(500克) 辅料:猪肉(瘦)(250克) 黄豆芽(200克) 小白菜(30克) 虾米(15克) 调料:植物油(20克) 大葱(10克) 盐(3克) 酱油(10克)

制作工艺:1.虾米放入温水中泡软;2.黄豆芽洗净沥干;3.小白菜洗净切段备用;4.瘦猪肉洗净切丝放入淡色酱油、淀粉、水腌15分钟;5.锅烧热放入油,加肉丝快炒,至肉色盛出;6.锅内倒油烧热,爆香葱段、虾米,将淡色酱油淋下;7.倒入鲜汤及黄豆芽、小白菜,煮沸加盐调味;8.再放入瘦猪肉拌炒均匀即可熄火;9.把面条煮熟后盛入碗内,淋入汤汁即可。

[!--empirenews.page--]

方城烧麦

简介

清光绪年间,方城县城内开化寺街马玉亮(回族),始创'烧麦'。最初不叫'烧麦'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边象快熟的麦穗,随改名为'烧麦”。

做法

制法:一、选个大、水凌的萝卜,洗净切片,在锅内煮至能用手撮烂为止。然后,用白布包好将水挤干,剁碎。二、选较肥的羊肋肉,剁碎成沫。三、选择白长的大葱,去皮、除叶,切成薄片。四、选上等酱油、五料面、好清香油,优质味精。五、选上等细面粉,用温水搅拌反复轧揉,作剂,旋成饺子皮状,边薄有折纹。一两面制成五个,每个重二三钱,包时将酿成的馅装在面皮内,撮成上如石榴花形,下如灯笼形的'烧麦',上笼蒸20分钟即成。

[!--empirenews.page--]

蜜汁江米藕

简介

蜜汁江米藕原名熟灌藕,是一道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甜点,属于豫菜系。据传熟灌藕始于元代,后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成为“蜜汁江米藕”。此菜选用豫西南社旗县唐庄白莲藕,经煮、酿、蒸、蜜炙而成,成菜软糯香甜,为筵席名馔。唐庄的白莲藕个大节长,皮薄肉细,晶莹如玉,甘美可口。一般的藕切开后都有许多细丝相连,牵扯不断,故有“藕断丝连”的成语,而唐庄白莲藕却切削刮剁都不见一丝,为藕中奇品。清代曾列为贡品,是不可多得的烹饪原料。

做法

主料:白莲藕500克。配料:糯米100克。调料:白糖150克,蜂蜜50克,熟猪油15克,青红丝5克,桂花50克。

制作过程:(1)藕洗净切去藕节。糯米淘净,放冷水中浸泡3小时,捞出滤去水分,从藕的一端将糯米灌入藕眼,填满放盘中,上笼蒸熟取出,用凉水泡2分钟,揭去藕皮,晾凉后,切成0.5厘米厚的片。(2)取一只净碗,内壁抹猪油,藕片放入摆成马鞍桥形,撒上白糖(75克),上笼蒸15分钟,取出扣在盘中心。(3)炒锅置中火上,将蒸藕的汤汁滗入 ,放入白糖,将汁收浓,再放入蜂蜜、桂花糖,搅匀后起锅淋在江米藕上,撒上青红丝即可上桌。

返回做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