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内江小吃大全_内江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做菜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19:26

内江,别称“甜城”,位于四川南部,沱江下游,素有“川中枢纽,川南咽喉”之称。千年历史、民风民俗传承积淀,造就内江“书画之乡”、“文化之乡”美名。

特色美食有大千鸡块、内江牛肉面、内江炝锅面、王记牛肉干、大千干烧鱼、干烧鲟鳇翅、板板桥油炸粑、极品溢香鸡、连界羊肉汤等。

极品溢香鸡

简介

极品溢香鸡,是四川省内江市的著名汉族特色小吃,其香鲜可口的特点,让人垂涎三尺,品尝溢香鸡的时候那“喳、喳”的声音,留于齿间香鲜的感觉、味感无法形诸于言语! 极品溢香鸡选用内江当地农家饲养的童子鸡制作,经漂洗治净,加秘制调料入笼熟,取出晾干后入油锅浸炸,吃食过程中配以生菜或椒盐沾碟,适合旅途佐餐、平时零食。所用的鸡是经特殊方法饲养的,这种鸡肉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可以保证健康和卫生的标准。采用独特的手法秘制而成,在口感上产生了让人回味无尽的感受。

[!--empirenews.page--]

虎皮尖椒

简介

虎皮尖椒是一道四川的汉族名菜,属于川菜,主要食材是尖椒,主要烹饪工艺是炒。成品外脆内软,辣味十足。以尖椒、、蒜、蚝油、盐、味精、老抽等适量制作而成。

做法

做法一

食材准备:尖椒、葱、姜、蒜、蚝油、盐、味精、糖、老抽等适量

制作步骤:1、先将尖椒洗净,去蒂去种。2、锅内倒油烧至七成热,将原料放入热油中,迅速捞起,控油备用。3、底油少许,葱姜蒜爆香,加入蚝油略炒,加入炸好的尖椒煸炒,加盐、味精、糖、老抽适量,待原料入味加入少许香油出锅即可。注意事项1、油要热,动作要快。2、蚝油本身已经有滋味加入别的调料时要适当。3、烧制时间不宜太长。

做法二

食材准备:肉厚的尖椒1斤,海鲜酱油适量,花生油1斤(实耗1两)

制作方法:1.尖椒去蒂,稍微去多一点,以便入味,洗净,沥干水份;2.烧热炒锅,花生油下锅,大热,放尖椒入内,慢慢翻动,至尖椒转色,外皮泛白,盛出沥干油份,放适量酱油即可。注意事项尖椒下锅时,千万注意油锅里会爆出油花,最好准备一个锅盖,挡住自己,手上穿上胶手套,以防烫伤。

[!--empirenews.page--]

红苕鸡腿

简介

红苕鸡腿是一道四川的汉族名菜,属于川菜,主要食材是红苕,主要烹饪工艺是炒。成品外脆内酥,形似鸡腿,香甜可口。以红苕、面粉、红糖、菜油、酵面等适量制作而成。

做法

川味红苕鸡腿的做法:

原料:红苕500克、面粉150克、红糖50克、碱0.5克、菜油150克(耗25克)、酵面适量

制作方法:

1、红苕洗净去皮,上笼蒸耙,稍冷揉烂,加面粉50克,红糖、酵面适量及碱,捏成苕泥,分成5个心子。

2、面粉100克,掺清水揉成子面,扯成5个节子擀成面皮。

3、将面皮包上苕泥心子,搓成两头小、中间粗的青果形,在两端各用手指按一下,中间斜切1刀,成为两个鸡腿形的坯子。

4、油锅烧开后,坯子入锅翻炸,用中火炸至浮起呈金黄色即成。

操作要领:红糖不宜重;炸制用中火,注意油温。

[!--empirenews.page--]

内江牛肉面

简介

内江牛肉面是四川省众多汉族特色面食之一,也是著名画家、美食家张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面食小吃之一,制作时对烧馅、用料、调味等诸多方面皆有严格的要求。此道小吃面条细滑、牛肉香、麻辣味浓,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誉。内江牛肉面历来就很有名气,是内江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又涌现出很多新品种,比如资中的兔儿面等等。

内江牛肉面好吃的原因:

一是:面含碱且很柔和(和其他地区的面区别很大,内江的是细碱面)。先说这主要的食材——面条,都是采用新鲜的机制面,四川也称之为“水叶子面”或者“碱水面”。这种面条比较薄,碱性比较大,一般店家都用一口大锅烧水,滚开以后把面条扔进去,用长长的竹筷划拉开来,煮1分多钟就捞起来,不黏口,还有嚼劲。

二是:辣椒油(当地叫熟油海椒)炼的好(当然不同的店家也有好坏)。实际上炼辣椒油中并没有加什么,主要是油温的控制,和油的选择。辣椒是晒干以后用油煎过,放石臼里面捣成碎片的,四川人吃称之为“糍粑海椒”,这个是关键的部分,如果用一般的干辣椒就会干干的辣,而少了辣椒的香味。

三是:牛肉炖的好,这个也是关键之一。辅料牛肉是之前选用上好的精肉用老姜、香料、酱油烧制而成,一般晚上店家会烧一大锅牛肉放一边备用,牛肉酥烂,极为入味。调料里面有小葱、姜蒜水、酱油、花椒粉、味精、少许的,有的地方还加入猪板油,味道更是鲜美。内江人煮面条喜欢放香莴笋的叶子或者香菜(内江叫元荽),红彤彤的一碗面条上面覆盖着几片青翠欲滴的叶子,色香味俱全。

[!--empirenews.page--]

隆昌豆杆

简介

隆昌豆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产品特点:隆昌豆杆营养丰富,色泽鲜亮,强韧筋道。含蛋白质46%,脂肪25%,碳水化合物22%和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不含胆固醇。是一种被人们称为“素中之荤”、“常食不厌”的绿色健康食品。

背景知识:隆昌豆杆历史悠久,具有独特工艺,鲜明的地域特色,是隆昌县传统名优特产。豆杆选用饱满、光亮无杂色的优质隆昌冬大豆为主要原料,其产品油润光亮,颜色浅黄,色泽一致,杆条均匀,组织紧密。烹饪后,味道酥脆香甜、鲜嫩软滑,质地细腻、豆香浓郁,入汤不化,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糊,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历史文化

关于豆杆的来历,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在清朝末年时,一位宫廷御厨将制作豆杆的技艺传授给了一位李姓农夫,后来,这位农夫又将此技艺带回了家乡,使得这门技艺在隆昌落地生了根。因为制作豆杆的工艺和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隆昌也只是在一些大作坊里才能见到制作豆杆的场景。

做法

食用方法:隆昌豆杆富含维生素E,钾、钙、铁、锌、磷、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不含胆固醇,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被人们称为“素中之荤”的绿色健康食品,是一种能给厨师无限创意的营养食材,以炒、炸、红烧、卤制、火锅、凉拌入菜。在隆昌的大小餐馆菜谱上,到处都有豆杆的“身影”:豆杆红烧排骨,五花砣砣肉红烧豆杆,豆杆青椒炒肉丝,回锅肉滚刀豆杆,凉拌豆杆,油炸甜豆杆,豆杆串串香。

[!--empirenews.page--]

干烧鱼

简介

干烧鱼是一道汉族名肴,颜色红亮、味道咸鲜带辣回甜,是鱼类菜的佼佼者。将鱼初步加工后,两面打上双十字花刀,入油锅炸至两面发硬。另起锅下底油,投入各种调配料稍煸,加清汤,调味放入已炸好的鱼慢火烧至成熟,收浓汤汁,淋香油,出锅装盘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口味辣香鲜咸。

菜品特色:

在烹制其他鱼类菜肴时,如豆瓣鱼、红烧鱼等,鱼成熟装盘后,锅中的汤汁要适量勾入水淀粉,使汁收调,淋在鱼上,达到汁浓味厚的目的。而“干”烧鱼则不同,鱼烧熟装盘后,锅中的鱼汁不用水淀粉收稠,而是把汁继续熬煮,待水分将干,余油吐出时,离火,将汁浇在鱼上,使鱼的口味更加浓厚,这种方法称“自然收稠”,这就是干烧鱼与其他鱼类菜肴烹制时的不同点。

做法

1、将鱼去鳞、鳃,剖腹挖去内脏,取出鱼子与鱼一起洗干净,抹干水,将鱼子仍塞入鱼肚内,两面鱼背肉锲一字刀纹。

2、将面条投入沸水锅里煮熟捞出,用凉水;中冷,分放10只味碟里备用。

3、炒锅放中火上,放油150克烧热,将碟内面条扣入热油里煎黄一面,取去料碟,将面条翻身再煎黄另一面倒出,沥去油备用。

4、炒锅放旺火上烧热,用油润滑锅壁后,放精制油烧热,将鱼身抹匀酱油待片刻,投入热油里两面煎微黄色,倒出沥去油,锅里再放油100克,下泡辣椒末、豆瓣酱炒出红油,再下甜酒酿、葱姜末炒散后盛出四分之三备用,将鱼回锅加绍酒、酱油、盐、白糖、清热水500克左右烧沸盖上锅盖改用中小火烧6-8分钟至熟,随将备用调料回锅加味精用旺火收汁,淋入水淀粉调粘卤汁,端锅将鱼大翻身后,将调味汁用勺舀上鱼身,滴入米醋脱入大鱼盘里,将10块煎面条放在鱼身两边。

[!--empirenews.page--]

黄辣丁鱼火锅

简介

四川特产—黄辣丁鱼火锅,是四川特色火锅之一,以四川火锅的特色汤卤处于滚沸状态,黄辣丁鱼为锅底,就是所谓的黄辣丁鱼火锅,食者边烫边食,热与味结合,“一热当之鲜"”,加之汤卤调制十分讲究,含有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在汤卤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再加上选用上乘的调料,新鲜的菜品、味碟,真是鲜上加鲜,回味无穷。

功效:

l、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可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的作用.

3、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4、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

5、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之功,药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等症。

做法

特产制作:

l、将黄辣丁宰杀,撕去腮及内脏用清水洗净待用。芹菜先斩3厘米长的段,再切成细长条。番茄切0.2厘米厚的片,大蒜瓣去蒂待用,香葱切成5厘米长的段。

2、锅置于火上,加葱油烧至七成热下冰糖小火炒至呈红棕色,下入豆瓣、花椒、胡椒、老姜、花生米大火煸炒出香味加高汤鸡精中火熬制成汤艳红、浓厚鲜香即可滤渣待用。

3、锅置火上放少量色拉油烧至五成热,将泡酸菜、黄辣丁、芹菜大火煸炒出香味,加入熬制好的红汤小火焖烧8分钟入味,放入川椒节、整大蒜、鲜番茄、香葱段即可随火上桌。

4、制作关键:所选用的黄辣丁不要太大,中等大小即可。

[!--empirenews.page--]

油炸粑

简介

油炸粑为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汉族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小团包进豆沙。豆沙以绿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然后将糯米团压成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

历史文化

内江油炸粑起源于内江椑木镇板板桥。据说1916年,朱德率领护国大军出川时途经椑木镇时,由于粮食供应短缺,大家都在寻找食物充饥,正在这时,有人给朱德送来了一种当地小吃,这便是朱德第一次吃板板桥油炸粑,从此便回味无穷。时隔半多世纪——1960年朱德到四川隆昌视察工作时,还专门托人买来板板桥油炸粑。因此,朱德元帅两次吃内江油炸粑的故事在民间传开后,便有人为其取名“朱德粑”。

做法

油炸粑为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小团包进豆沙。豆沙以绿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然后将糯米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empirenews.page--]

黄老五花生酥

简介

黄老五花生酥,是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的著名特产,该品具有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的特点,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

内江威远特产黄老五花生酥,因清朝光绪年间发现并流传于后世而得名。黄老五花生酥的制作工艺经过民间艺人一百余年的千锤百炼。

特点:

具有甜、白、香、酥、脆的五大特色。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低糖,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原料经过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的原料,并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属无公害绿色的食品。

制作工艺:

黄老五花生酥色泽自然、香脆爽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老幼皆宜,低糖,每样材料都经过了严格的反复的筛选,选用不使用农药的绿色生态粮食。在生产中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前,“黄老五花生酥传统制作技艺”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远县在多年的精心运作下,将黄老五花生酥从单一产品变成了现在的多口味,多品种的系列产品,产品具有甜、白、香、酥、脆五大特色,入口甜而不腻,酥而化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获得内江市名优特新特色小吃称号。“黄老五花生酥”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为200810046421.2,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花生糖(酥)及其制备方法。

返回做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