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怒江小吃大全_怒江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做菜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18:28

怒江州是中缅滇藏的结合部,有长达449.5千米的国界线。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北临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靠丽江市,西南连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接保山市,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

特色小吃:包谷砂稀饭、琵琶肉、漆油鸡、荞砂饭、肉酒、石板粑粑、馅荞、岩头小柿子、肉酒和蛋酒、独龙原鸡、漆油鸡

过桥米线

简介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汉族小吃,属滇菜系。过桥米线起源于蒙自地区。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而成的, 所属菜系滇菜。

历史文化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慧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不胫而走。

做法

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丝、草芽丝、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empirenews.page--]

饵块

简介

饵块为云南特有,是昆明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大理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

饵块在昆明民俗中是过年必吃的,平时也或炒或煮或烧无不宜,边陲百姓热衷于“饵食”,执传统而不堕,已数千年。从前的昆明又是“子间”人的饵块最受欢迎,年节时往往被抢购一空。“子间”人是彝族的支系,看来这老的食品,是少数民族最得其真传了,学者定可赞一句“礼失求诸野”!

在中国西南川滇黔桂地区,饵块有多种别称。如:饵块粑、粑粑等。且上述各地对饵块的各种称呼交互随意使用,并无单一的严格特定倾向。这也延伸到关于饵块的来由,坊间有多种说法,其来源主要有贵州、广西、云南等,其与饵块的名称的多样性有着必然联系。

做法

制作饵块的原料就是大米,只是需选取品质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在旧时,舂饵块可是一景,春节前,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就可以放进碓窝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状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砖状,这就是饵块了。也有用木模压制成饼状的,木模上有喜字、寿字、福字、鱼、喜鹊、燕子等之类的图案,压制出的饵块饼也就有各种花样了。

[!--empirenews.page--]

漆油鸡

简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盛产漆树、漆油。漆油可食用,也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入药。漆油鸡是生活在怒江峡谷的傈僳族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或远方的朋友到来,傈僳人都会做上这道菜来庆贺佳节、招待贵宾。漆油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调料,有种独特的味道。好的漆油颜色发深棕色,一般的是土黄色。

做法

主料:三黄鸡、漆油、辅料:盐、生抽白糖、各色蔬菜、姜片、小红椒

做法:1.三黄鸡斩成块,和姜片一起放入冷水中煮,水沸后2到3分钟,浮沫都漂起来,捞出冲洗干净,沥干水份。2.漆油放入锅中溶化。3.油热后,放入焯熟的鸡块,简单翻炒后,盖上锅盖,待锅里的动静小一些后,开盖,继续翻炒均匀。4.加入开水,水沸后,转小火加热30分钟。5.炖鸡的时间,将喜欢的蔬菜清洗干净,切成合适的大小。6.鸡肉炖好,调入,盐,白,喜欢吃辣的话,加一点小红椒,在盖盖加热5分钟,关火。鸡肉吃完后,继续用原汤煮米线和蔬菜。

[!--empirenews.page--]

烤乳猪肉

简介

烤乳猪又叫砣砣肉,是务基彝家的特色菜,其做法是:将40—60斤小猪杀后,退去毛,用豆草做燃料来烤,直到皮呈黄色,用水洗净,砍成10厘米左右见方的肉块,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煮,火必须用木材做燃料,砣砣肉煮的时间不能太长,刚熟就行,起锅后,用盆或者簸箕盛,撒上盐、辣椒花椒芝麻、葱等作料就可食用,砣砣肉肉质鲜嫩可口。

做法

主料:猪肉(肥瘦)2000克 配料:腐乳(红)150克 调料:姜15克,青葱25克,料酒25克,大蒜10克,盐10克,白10克,豆瓣50克,白砂糖50克,麦芽糖50克,香油50克,花椒3克,五香粉3克,胡椒粉3克,味精3克,各适量

制作方法:1.腌渍:花椒与精盐用文火炒香,待凉,抹擦子乳猪肉四周腌渍4小时,沥干吹燥。2.复腌:乳腐卤,豆瓣酱加上黄酒调开,加上姜末、葱末、蒜茸、五香粉、精盐、白糖、胡椒粉调成糊,涂于乳猪肉上,再腌渍8小时3.水氽、风干:用干净布抹去肉上酱糊,将肉块在沸水中氽片刻,见肉皮发硬,捞起沥干,肉皮上涂上白蜡,再涂以麦芽糖,于通风处吹干。4.烤制:将乳猪肉皮向下放手炉下层铁栅上,用200至250℃温度烤烘10分钟,停关电路,2分钟后开炉门将肉块翻身,用200℃温度再烤10分钟,关上电路,2分钟后开炉门将猪肉再次翻身,皮肉朝下,用200℃温度再烤制10至15分钟,直到肉皮起泡,发焦,关上电路,将肉块在炉内停闷5分钟,取出涂上麻油,切片上盘。5.上桌:上桌时可跟上各种调汁,如烧烤酱、甜面酱、花椒盐等等。

[!--empirenews.page--]

什锦凉米线

简介

什锦凉米线,在昆明一带十分风行,夏秋两季,家家小吃店都要推出这个。它配料多,用料全,酸、辣、麻、甜、香各味俱全,口感滑润。传统滇味拼盘垫底也多采用什锦凉米线,上面再盖上“五色料”。

做法

(1)米线用凉开水洗后沥干水分,装入碗中,放上红、白萝卜丝、韭菜段、水发木耳海蜇丝、薄荷、香菜段、鸡丝、香酥、卤鸡蛋。要求摆放要妥当,颜色搭配好,要有看样。(2)就米线碗,依次放入上述调料,即可拌匀入味食用。

[!--empirenews.page--]

包谷砂稀饭

简介

包谷砂稀饭:包谷砂稀饭是怒族的主饭食之一,它是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首先把晒干的包谷籽放到木碓和石碓里,加少量水舂去皮,再舂成砂砂,簸去皮再用大筛和小筛分别筛出大、中、小粒三种不同的包谷砂,大粒包谷砂用来煮稀饭,在铁锅或土锅内一次放足水,用柴禾煮到2小时左右,待煮熟后再放上蔬菜之类,备些豆豉或辣子,吃起来味美香甜,开胃又解渴。若有条件者放入猪脚排骨腊肉之类,味道更好。中粒和小粒包谷砂一般用来煮干饭吃,煮时将包谷砂煮至八成熟滗水后再加水,掺上大米或荞米煮上片刻后滤水焖干,便成了包谷砂干饭,吃时再备上一道菜,味道更可口。怒江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包谷成为当地人的主粮,而包谷砂稀饭既饱肚,又解渴,吃了之后无论是走路爬山还是下地干活耐饿又耐渴。因此,不仅当地人很喜欢吃,就是外地人在怒江住上一阵子后,也会对它情有独钟。不少外来干部不仅自己常吃,回家探亲或调走时,也总爱带上一些包谷砂,让家乡人尝一尝这种风味食品。

做法

主要原料:包谷,水,其他一些配料等。

制作方法:首先把晒干的包谷籽放到木碓和石碓里,加少量水舂去皮,再舂成砂砂,簸去皮再用大筛和小筛分别筛出大、中、小粒三种不同的包谷砂,大粒包谷砂用来煮稀饭,在铁锅或土锅内一次放足水,用柴禾煮到2小时左右,待煮熟后再放上蔬菜之类,备些豆豉或辣子,吃起来味美香甜,开胃又解渴。

[!--empirenews.page--]

侠辣

简介

怒族人不仅爱饮酒,而且也善于用酒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侠辣"和"巩辣"就是贡山境内的怒族的珍馐。"辣"是"阿辣"的简称,意为烧酒。"侠"的意思是肉,因此"侠辣"就是"肉炒的酒"。

做法

"侠辣"常用鸡肉(有的时候也可以用野鸡的肉或其他野兽的肉,瘦肉最好)为原料,先把肉砍剁成小块,在炒锅中放进酥油或漆油,加热后倒入肉块。把肉块煎炒的又脆又黄时,将火撤小,再把烧酒倒进锅中,盖上锅盖煨上五六分钟,就可以连酒连肉倒出来品尝了。

[!--empirenews.page--]

石板粑粑

简介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做法

材料:甜荞粉1000克,红糖100克。

制作方法:1.红糖用刀削成末,与荞面粉拌匀,用清水(700克)和成糊状,稍饧。2.专用石锅刷洗干净,架在火上待石锅温度达到150℃时,把荞糊舀在锅内摊平,使其厚薄均匀,面光圆平,烙熟即成。

返回做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