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遂宁小吃大全_遂宁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做菜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19:39

四川省辖地级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

特色小吃有卓筒鸡、蓬溪、遂宁冯水饺、波丝油糕、糍粑块、豆瓣鲫鱼芥菜春卷、麦地纳五香牛肉、蓬溪熨斗糕、果汁牛肉、香酥鸭等。

麻婆豆腐

简介

麻婆豆腐又称陈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历史文化

陈麻婆豆腐(人们人习惯于称之为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两旁是高栏杆,上面是抓鱼,绘有金碧彩画的桥亭,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陈兴盛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这些人经常是买点豆腐、牛肉。再从油篓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板娘代为加工。

这种以民间传统方式做出来的菜很受力夫们的欢迎,他们吃了麻婆豆腐,不仅胃口大开,且浑身舒畅,气通活,极易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力夫们走南闯北,到处宣传陈麻婆做的豆腐,麻婆豆腐很快便出了名。陈麻婆也将店面开到成都市区,更多的人能吃到麻婆豆腐。

日子一长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豆腐色味具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陈氏所烹豆腐由此扬名。求食者趋之若鹜清末就有诗为证: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老板娘面上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胫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名为“陈麻婆豆腐”。据《成都通览》记载陈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为成都著名食品。由于陈麻婆豆腐历代传人的不断努力,陈麻婆川菜馆虽距今一百四十于年盛名长盛不衰。并扬名海内外,深得中国内外美食者好评。

做法

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这道菜看起来材料普通,制作并不复杂,似乎平常人家都可以做出来,其实试过了才知道并非如此。即使原料相同,味道也未必一样,这和佐料的产地以及水土都有关系。

[!--empirenews.page--]

猪油泡粑

简介

猪油泡粑,米食,特色泽淡黄,清甜可口,光滑软嫩。此品是重庆荣昌的著名汉族小吃,由大米黄豆、生米饭白糖鸡蛋、猪油组成,质疏而嫩,味甘而软绵,色泽白黄,松泡发亮,入口化渣。

做法

原料:大米3.5千克 猪油500克 糯米1.5千克 白1千克 黄豆150克 鸡蛋10个

制作方法:1.将大米、黄豆用温水浸泡6小时后,磨成细浆。

2.糯米用温水泡6小时,用甑熟,倒入大米浆中。待3小时后,用手将熟糯米搓茸,再

抹平表面,待其发酵。

3.一次用500克米酵料,加鸡蛋1个搅散,掺白糖100克,熟猪油50克,及时拌匀。用勺

子将拌匀的米浆舀入笼内。每个笼内置直径7厘米、边高1厘米的竹圈一个,圈中铺上湿笼

布,将搅好的米浆舀入竹圈中,旺火蒸10~15分钟即成。

产品特点:色泽淡黄,光滑软嫩,美味可口。

[!--empirenews.page--]

糍粑块

简介

糍粑块是四川省汉族特色小吃,米食,色泽棕黄,皮酥内软,香脆味美,咸鲜微麻。以糯米入热水中浸泡半小时,旺火蒸熟,加花椒、食盐,装入木盒。待冷却后,翻在案板上,改长方条块,再横切成厚1.5厘米宽的块子,下油锅炸至呈金黄色即成

做法

以糯米入热水中浸泡半小时,旺火蒸熟,加花椒、食盐,装入木盒。待冷却后,翻在案板上,改长方条块,再横切成厚1.5厘米宽的块子,下油锅炸至呈金黄色即成。

操作要领:用旺火蒸熟,炮硬要适度;用中火炸,油烧至冒大烟时才下糍粑块,轻轻拨动,使受热均匀,不粘连。

[!--empirenews.page--]

麦加牛肉

简介

麦加牛肉,为射洪的特色名菜,由于选料严格,工艺考究,射洪牛肉的嫩、酥、脆适度,色、香、味、形、质、器调配独具匠心,或厚重醇浓并重,或清淡素雅见长,麻辣烫兼备,酸甜咸广集,视之形色可人,闻之香气扑鼻,食之脍炙人口,营养、滋补、食疗与饮食文化欣赏并重,在给人以口福享受的同时,予人以回族民俗民风的遐想和追思。其中的干品五香牛肉、麻辣果子牛肉、牛肉松已引进真空包装工艺,以肉色红润,醇香化渣、回味悠长,便于储运,成为佐酒、馈赠宾朋之佳品而远销省内外。

历史文化

射洪清真牛肉始建于30年代初,清真麦加餐厅是在继承。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于1987年3月重新恢复的一家餐饮名店,省、市、县烹饪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拥有四川烹饪大师,全国烹饪大赛金、银、铜奖获得者等一批年轻的川菜烹饪人才;餐厅烹饪所用的牛肉是由本店阿訇宰杀的自购菜牛,菜肴品种多达百余个;推出的清真麦加全牛宴,入口毫无腥膻之气,并有其它肉禽不具有的独特风味。自产的真空包装系列:“唛嘉”牌五香干牛肉、指拇牛肉、麻辣牛肉、金丝牛肉,不仅是射洪人馈赠亲友的珍品,而且是外地客商首选的地方特产;餐厅经常接待国内外嘉宾。现已形成自购、自养、自产、自销的一条龙经营模式。

做法

射洪牛肉选用由阿訇沐浴念经后宰杀的健康活黄牛的上乘精肉为主要原料,天然香料为辅料。精肉经过清洗、消毒、除异、成形处理后,根据不同菜品需要在咸、甜、酸、麻、辣、香、鲜七个基本味中选择最佳口味组合,经过炸、爆、炒、烩、烤、煸、蒸、酥、氽、腌、泡、风等工艺精制而成。

[!--empirenews.page--]

唐糍粑

简介

“唐糍粑”系蓬溪地方传统名小吃,据传源于唐代,属宫中贡品。该小吃精选蓬溪特产吉星贡糯米为主料,沿用泡、蒸、舂等传统工艺制成绵软柔实的米粑,再辅以红糖、白糖、芝麻、黄豆、黄生等粉料,具有“金银满堂,回味悠长”的特点,补中益气,老少咸宜。

[!--empirenews.page--]

射洪五香果汁牛肉

简介

射洪五香果汁牛肉它是射洪清真食店的名厨,在继承五香干牛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风味食品,以棕红油亮、五香味浓、干酥麻、化渣等特点,成为城乡人民喜爱的食物和馈赠佳品。

[!--empirenews.page--]

蓬溪姜糕

简介

蓬溪姜糕是四川地区汉族糕类美食,首创于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5年 )。它选有去病健身久服无伤的食物药物,合制为糕。被西太后封为“御糕”。评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

蓬溪姜糕糯米养胃温中,姜汁散寒祛痰,蜂蜜养阴益寿,麻油润肠保肝,为素食之妙品,病家之餐食,老幼食用滋补营养。如果有人问蓬溪县的特色食品是什么,很多蓬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姜糕。蓬溪姜糕始创于清同治年间,以其独特的配方生姜汁、蜂蜜、芝麻油、糯米、泉水制作而成,吃起来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

历史文化

蓬溪姜糕曾红极一时,光绪十年(公元1893年),制台丁宫保宦游蓬溪,携姜糕返京,于养心殿敬献西太后。太后品尝之余,封为“玉糕”。而它,也因封为“玉糕”而成为贡品。在以前的蓬溪县接官厅蓬莱书院,县中名人雅士招待贵宾的茶点也是“蓬溪姜糕”。蓬溪县各界人士去外地馈赠亲友的珍品更是“蓬溪姜糕”。邻近的遂宁、南充、三台、乐至、武胜、潼南、西充、盐亭、南部、合川、安岳等地人士争购享用的名点,还是“蓬溪姜糕”。曾有许多历史名人对其品赞之词美不胜收。比如:两广总督部堂赵尔丰,于清代光绪十三年来蓬,品赞“蓬溪姜糕”为:“人神共喜之品”;制台丁宫保,于光[1] 绪十年来蓬,品赞“蓬溪姜糕”为“糕中四物汤”;清代举人卢子鹤,即新中国四川省政协主席,于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赞“蓬溪姜糕”为:“糕中皇后”。

[!--empirenews.page--]

盆盆虾

简介

盆盆虾概述 是四川省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川菜系。虾洗净,用少许盐、料酒、淀粉和一个蛋液抓匀,腌15分钟。烧一小锅水,将豆芽洗净后氽烫,捞入盘中撤一点盐备用。锅中加油烧热后,放豆瓣(或剁椒)爆香,加姜、蒜、、花椒粒、辣椒粉及干辣椒中小火煸炒。出味后加虾,转大火翻匀,加料酒和酱油、胡椒粉、白糖适量,继续翻炒片刻后,加水、放盐和味精调味。待水开,保持大火沸腾1分钟后关火。把煮好的虾及汤汁倒入刚才盛豆芽的大盘中撤香葱粒和芝麻即可。

做法

原料:鲜活大虾600克,豆芽菜蔬菜适量,鸡蛋1个,姜1大块,葱适量,香葱粒1大匙。

调味料:郫县豆瓣(或剁椒)适量,花椒20克,干辣椒50克,辣椒粉2大匙,胡椒粉1小匙,芝麻1小匙,料酒、酱油、白糖、盐、淀粉、味精各适量;菜油(川菜重油,这道菜油也不可太少)

制作过程:1、虾洗净,用少许盐、料酒、淀粉和一个蛋液抓匀,腌15分钟。

2、烧一小锅水,将豆芽洗净后氽烫,捞入盘中撤一点盐备用。

3、锅中加油烧热后,放豆瓣(或剁椒)爆香,加姜、蒜、葱、花椒粒、辣椒粉及干辣椒中小火煸炒。出味后加虾,转大火翻匀,加料酒和酱油、胡椒粉、白糖适量,继续翻炒片刻后,加水、放盐和味精调味。待水开,保持大火沸腾1分钟后关火。把煮好的虾及汤汁倒入刚才盛豆芽的大盘中撤香葱粒和芝麻即可。

[!--empirenews.page--]

胡老七五香豆腐干

简介

胡老七五香豆腐干是以豆腐为主材的四川遂宁风味名小吃之一。胡老七五香豆腐干系列是经过胡氏家族数代人经过几百年历史制作工艺积累和提炼.采用天然大豆,花椒,麻油等原料,经卤,煮,涮油,拌制等十多道工序精心独创的特色食品.

胡老七五香豆腐干系列根据消费者的食品结构需要将其产品提高到色,香,味,营养俱佳美.其色泽金黄,表面纹面细致.薄如皮影,嗅之清香扑鼻,嚼之味香质软,其味无穷.忆之尤欲再食.本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是二十一世纪推崇的营养,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实为餐饮佐食,旅游馈赠之佳品

[!--empirenews.page--]

四川春

简介

汉族立春饮食风俗。春饼作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演变过来的。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 ( 皇帝 )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到清代,伴春饼而食的菜馅更为丰富。现在,人们备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饼时随意夹入饼内。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做法

春饼在制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视个人的喜好,大的可如团扇,小的可如荷甲。基本的制作步骤如下:

制作材料:

1.面粉250克,开水120克,冷水50-60克,植物油少许。

2.配菜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如葱丝、炒肉丝、炒豆芽、黄瓜丝等。

制作过程:

饼胚

1.将面粉加入开水搅拌成散面团状,分次加入冷水,用手揉成软硬适中的光滑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

2.将醒好的面团取出切下一块,撒干面粉稍微揉一下,搓成长条,用刀分成约15克重的小面块。将小面块压成小面饼,在面饼上刷一层油备用。

3.取两个小面块,将刷油的面对合叠在一起。用擀面棍将面团擀成一张直径约为15厘米的薄饼。

烙饼

1.加热平底锅,然后放入擀好的生饼胚,中火烙制。

2.饼胚中 间有气泡鼓起时,说明一面已经快熟了,翻面烙另外一面,两面都稍微有些淡淡黄色就算烙好了。

3.取出烙好的饼,轻轻一分就可以分成两张薄饼。将烙好的饼叠放在一起,上面加盖一个潮湿的干净纱布,这样既可以保温,又可以增加饼的湿度,使饼的口感更加柔韧可口。

4.拿出一张烙好的薄饼,放上自己喜爱的配菜,卷在一起就可以开吃了。

小贴士:

小面块刷油要均匀,否则烙好以后两张饼有粘连;因为饼比较薄,加热时一定要用中火,不熟练的话,可以多翻几次面,不要烤焦;烙好的饼一定要加盖湿布,增加水分。配菜宜选用比较爽脆的菜品,不宜有太多菜汤;一顿没有吃光的饼可以切成细丝,像炒面一样做成炒饼吃,味道也很好。

返回做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