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铜仁小吃大全_铜仁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做菜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19:09

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是连接中南地区与西南边陲的纽带,享有“黔东门户”之美誉。

特色美食有包谷酸辣子、德江土家族麻豆腐青菜汤、蒿菜粑、红军饼、红烧板栗鸭、花生渣豆腐、花甜粑、滑肉、黄豆沙面糍粑、浑浆豆花荞面、江口豆腐干蕨菜腊肉等。

马打滚

简介

马打滚为传统小吃,50年代曾行销市面,倍受食客青睐,外地人来铜仁偶得食之,便有“相食恨晚,食之相思”之感,其原料以粘、糯米、黄豆为主,经浸泡、舂粉、揉制成汤圆状煮熟后滚上混有白糖芝麻的黄豆粉即可食用,因翻形如马打滚,故得此名,其味香甜可口,粘糯适宜。

做法

将黄豆、黑等用小火炒熟后用石磨磨成粉末,再加入适量的糖,拌匀,调料就差不多配制好了。你也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

制作方法:(1) 将糯米和粘米按照一定比例(其中配置的比例与马打滚的好吃程度有很大关系)混合;(比例大概是4/6 ~ 8/2)(2) 再将其用温热水浸泡6~12小时后,用石磨将其磨细(带水磨),水不要太多,刚好将米盖住为好,不够可以再加;(其中磨细的均匀程度也与好吃程度有关,不要太粗,也不用太细,适当就可)(3) 将磨出的米浆用布袋装起来,让里面的水渗出来;(4) 待米浆比较硬后(米浆里面的大部分水差不多渗出来了,叫做米面吧),就可以将米面放入干净的盆中;(5) 准备好炉火,烧开水后就可以做马打滚了,将米面搓成汤勺大小的球状,放入锅中;(6) 待所有的马打滚全部漂浮在锅中开水中时,表示马打滚已经煮熟了,可以用碗装起来,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调料,香喷喷的马打滚就可以吃了,吃时不要忘了先给老人盛上,以示孝敬。

[!--empirenews.page--]

芝麻冰凉粉

简介

铜仁传统夏时小吃,呈乳白色晶莹透明,具有滑刷爽口、清香酸甜、透凉沁脾、解热止渴等特点,老少喜食

做法

主要原料有:凉粉籽(又名冰粉籽),碱水、石灰水、白(红)糖、香醋、芝麻等。将凉粉籽装入布袋内,置于一定比例的碱水、石灰水和冷水中揉制出浆发生化学反应而成

[!--empirenews.page--]

红烧板栗鸭

简介

红烧板栗鸭是传统菜,季节性强,多在每年重阳前后食之,即以铜仁土产板栗和仔鸭加佐料烹饪而成,其色泽红褐,咸甜并有细嫩糯酥,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滑肉传统酒筵佳筵,自古为婚宴、春宴席上精品,其原料为蕨粉、瘦肉配以佐料熟,再切成小方块,冲上鲜汤,上席食用。此菜色鲜,食之滑溜爽口,回味无穷。

做法

材料:老鸭0.5只,生板栗适量,粗盐适量,生抽,水,油

做法:1.鸭肉洗净,斩成方块;板栗剥壳后,在开水中稍烫几分钟,这样容易很便可以剥去内层膜衣。2.油锅烧热,先倒入鸭块,不停翻炒五分钟左右,至表面略焦。3.在锅中加入大碗清水,水量以浸过鸭块表面为宜,烧滚后,改为中小火,加盖焖煮约四十分钟。4.当锅内的汤汁约剩下一半的时候,加入板栗,以及适量粗盐,搅拌均匀后,继续中火焖煮。5.待锅中板栗鸭块汤汁收干时,加适量生抽上色,即可出锅。

[!--empirenews.page--]

花甜粑

简介

“花甜粑”是思南土家族独有的美食,因其制作工艺独特,味道甜美而享誉四方。这道美食里折射出了独特的文化,反映了思南土家族的原始图腾意识,蕴含着丰富的祈福意愿和伦理观念文化,推动思南土家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代语境下解读思南“花甜粑”里面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发扬优秀的民俗和历史价值。

历史文化

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刻的神话传说,透过这些神话传说我们可以感受到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思南"花甜粑"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多年前流传下来一个传说:乌江边出了一个土家贵人,做官做到了京城。后来贵人老了,梦里也思念着家乡。家乡的人见他做了大官也不忘故土,便千方百计地满足他的思乡之情,打算派人给他送去故乡的山水、花木,也送去树林中活蹦乱跳的山羊、野兔。但是远隔千万里,送他什么都困难。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土家妹崽想得周到,建议用一升百米做成甜粑,再让文人学士在甜粑上画上故乡山水,既能吃也能看,岂不两全其美。于是经过煞费苦心的制作,甜粑上就有了山水花木、飞禽走兽。送给了那大官,他见了十分喜欢。

做法

先要选择上等的糯米和粳米按照2:1的比例混合,然后淘去米糠浸泡,待米浸透发泡时再磨成细粉。然后将磨成的细粉提取四分之一煮成熟浆(当地人叫打浆子),与干面糅合成团。再将面团分成若干、擀成薄片,每片涂上食红或其他颜色,根据自己所做花样的需要,以三层、四层、五层不等重叠,将叠好的面片卷成圆条挞合。再用一条预制好薄竹片,在圆条的周围向内压数条细槽,再将细槽用少许水抹湿挞合,再用一层涂色面片,包在挞合的圆条上,再挞合。最后把挞合的圆条切开,便能清晰的看见所做的花样。挞合花甜粑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一般由家中的成年男子完成,必须要费尽全部力气,否则做出来的花甜粑里面的花样就要变形或者无法形成花样。花甜粑花样很多,有自然景物中的花、鸟、鱼。有汉字中的福禄寿喜、天作之合等吉祥文字。做好各色花样的花甜粑还有最后一道工序蒸熟。将做好的花甜粑放在一个编好的竹蒸笼里,一般用大火蒸三炷香的时间(大约三小时),即可出笼。这样一道味道可口的美食就算完成了。

[!--empirenews.page--]

油炸泡

简介

又名油炸粑,色泽金黄,外面香脆而肉酥软,酸甜中带点辣味。可单独食用,也可放进做好的米粉绿豆粉一起吃,口味更好。在铜仁地区,无论山乡城镇,油炸泡出售的摊点摆满大街小巷,随时都可买吃,又方便又便宜。

[!--empirenews.page--]

铜仁社饭

简介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 吃社饭,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进行,民间习惯称为“过社”、“拦社”等。戊日属土,所以这天是祭祀土地菩萨的日子,人们以祈年景顺利,五谷丰登,家运祥和。

历史文化

据《铜仁府志》记载,社饭源于社日祭祀。主要流传于铜仁市,当地风俗,长辈逝世后头3年在清明前要到坟上去祭祀,称之为“挂社”。铜仁人一般利用星期天,邀集亲朋好友到坟上去祭祀,然后吃社饭。后来由于社饭好吃,就不管有无“挂社”都做社饭吃社饭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糯米、大米、野和腊肉。制作过程是:青嵩洗净后切碎,挤出苦水后炒干备用;野葱切碎;腊肉煮熟切成颗粒;糯米浸泡5—8小时后滤干;大米在锅里蒸熟。放时要一层一层地放,放满后可用煮腊肉汤浇少许在面上,这样蒸熟的这饭,香味喷鼻,粘糯适中,酥而爽口。有补中益,除瘴去毒,强益胆气等功效,深受人们喜。近年,人们又以社饭中加进了花生仁、核桃仁之类,更增强了社饭的滋补功能。(铜仁)

做法

原 料:糯米300克,大米200克,熟腊肉150克,青蒿菜200克,苦蒜(野葱)150克。 调 料:茶油、盐、味精等适量。

制作方法:蒸。腊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须切成短节,蒿菜洗净(只用嫩叶),切成短节,揉出苦水剂干水分。入锅用茶油炒至蒿菜转黄去除苦水待用。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锅中稍煮片刻捞出,滤去米汤;糯米滤去水分后与煮过的大米混合一起,放入腊肉丁、苦蒜、蒿菜、盐、味精拌匀,放入甑内,用大火蒸熟即成。

[!--empirenews.page--]

酸扎鱼

简介

家里有剩鱼时,可把鱼洗净拌上糯米粉和红辣子放到坛子里腌10天半个月,便成酸扎鱼。吃时,把腌成的鱼从坛子里取出,放上、葱用茶油或菜油煎,即成一道酸辣醇香的风味菜。同法腌制的猪肉,便成酸扎肉,味道同样酸辣可口。

[!--empirenews.page--]

锅巴粉

简介

是贵州铜仁、黔东南一带及湖南新晃县地区的特有小吃。主要由特殊的大米(配有绿豆、花生、生菜等配料)作成,成薄纸状,绿色,切成长条状后煮食。食材特色:易熟,口感熔实,有大米、青菜、绿豆,分葱,蒜叶萝卜叶等特有的清香味,营养健康无添加剂等,是铜仁特色食品之一。

做法

原料:主要原料为大米、绿豆、青菜等。制作方法:过程为将大米、绿豆、青菜,分葱,蒜叶萝卜叶等做成的浆在锅里烙成饼,然后冷却卷成卷,卷可以切丝,或者制作时用漏斗漏到锅里直接烙成丝。

[!--empirenews.page--]

沿河糯米包子

简介

这种包子的独特之处是用糯米粉做皮,冰糖、芝麻、花生碎屑、肉哨子,少量柑桔皮细末为馅,蒸熟后滋味丰满、甜香鲜酥。吃时最好用碗盛着吃,以免油馅漏掉。

产地介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8°03'49″~108°37'53″,北纬28°12'45″~29°05'23″之间,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乌江中下游,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返回做菜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