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网 食材百科内容页

龙岩小吃大全_龙岩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2017-01-14 15:21:46 食材百科

龙岩市是一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土地。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

特色小吃主要有:豆腐饺、长汀豆腐干、龙岩沉缸酒、连城地瓜干、酒醉河田鸡、永定菜干、龙凤腿、麦打滚、菜干扣肉、连城番薯干、汀州灯盏、盐酥花生、连城红心地瓜干、永定芋子包、四堡漾豆腐、簸箕饭、武平猪胆干、段母包、白玉藏珠、上杭鱼白、涮九品、汀州河田鸡、冬瓜甑、客家捶圆等。

八大干

简介

八大干,又称闽西八大干,是闽西地区有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包括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笋干及长汀豆腐干。

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长汀豆腐鲜嫩可口,不酸不苦。长汀豆腐的制法与其他地区不同,它采用酸浆作媒介,制作时适当控制火候,用大瓢盛酸浆往豆浆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脑缓缓凝结,再经滤压而成。

地瓜干在闽西各县都有,但连城地瓜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制作方法出名。它是用隔田、隔川、揭乐、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红心地瓜制作而成,所以又称红心地瓜干。

明溪肉脯干是用精瘦牛肉浸腌于面制的酱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等配料,经一周左右,再挂在通风处晾干,然后放入烤房熏烤而成。制成后色、香、味俱佳,既有韧性又易嚼松,入口香甜,其味无穷。

宁化老鼠干,实为田鼠干,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据《辞海》载:“田鼠,哺乳纲,仓鼠科。毛一般为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黄色。营掘土生活,对农作物有害。”宁化属山区农业县,田野宽广,故田鼠多。每年冬季,是宁化农民捕鼠的最好时机,特别是立冬后为捕鼠的旺季。

清流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干制成,称为“闽笋尖”,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代列为上京贡品。许多名菜如“烩三丝”、“御炉肉”,都不可缺少闽笋干。

杭是闽西的萝卜主要产地。城郊附近的水南、张滩、土埔一带所产萝卜有红有白,具有鲜嫩、清脆、甘甜等特点。由此加工而成的萝卜干色泽金黄,皮嫩肉脆,甘香味美。既可炒吃、清炖、油炸,又可浸泡变淡后加白糖、酸作宴席冷盘。所以,史籍记载它“畅销闽粤”。

武平猪胆干色泽紫褐,香而微甜,是宴席冷盘名菜。它含有多种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具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的功效。吃时,只要将它熟,趁热搽上一层芝麻油,待冷后切成薄片再拌少许蒜片,便香气四溢,韵味无穷。当地人常将它作为宴请宾朋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尤其喜欢这种家乡风味。

永定菜干有400多年的历史,不仅省内外闻名,在南洋华侨中也颇有影响。“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在南洋居住时,就常托人带去家乡的菜干。

雪花鱼糕

简介

雪花鱼糕,是福建连城一带的汉族风味名菜,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装盘后观之如银似雪,食之鲜香滑嫩,又称雪花银片、佯鱼。上杭、连城人常以此菜为判断喜庆宴席之标准,有“不出佯鱼不成席”之说。

做法

选用鲜净鱼肉,剥除皮、骨,配以肥猪肉、地瓜粉、蛋清及调味品制成,将鱼肉捣成鱼泥,肥猪肉剁成肉泥,投人地瓜粉、味精胡椒粉、盐、汁、汁等搅拌均匀,装人圆盘中,放锅中蒸熟后出锅划成菱形片,再把蛋清抹在蒸后划成片的鱼糕上,回锅蒸3分钟即可上席。

簸箕粄

简介

簸箕饭,又名“笼床板”、“卷粄”,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簸箕粄在广东肠粉,在闽南一带叫粿条,都是用大米磨浆入笼蒸出的半透明的米粉片,只是吃法有所不同而已。武平人所以叫它簸箕粄,缘於当年蒸出的米粉皮是摊在簸箕上晾凉的缘故。

历史文化

同许多地方一样,武平的簸箕粄只开早市做早点供应,过了上午十点便收市了。正因为武平有那麽多家卖簸箕粄的小店,营业时间又集中限时,在清晨,人们便成群结队地赶去,围住那热气腾腾的小店,或堂吃、或买回家去当早点。於是,便以小店为中心,组成了一幅武平特有的晨景,这大概是宁静的小城最为热闹的一刻,别具一种古朴的风情。

这样的小店,多为夫妻档。凌晨便把做簸箕粄的米浆和用绿豆芽韭菜红萝卜丝、肉丝、香菇丝制成的菜馅准备好,清早开市,夫妻二人,一个取一勺米浆倒进铝板制成的笼屉里,一两分钟後蒸熟取出,切成五寸见方的小块,另一个便撒上菜馅卷成比姆指略粗的筒状装盘,再浇一点葱油,洒一点葱花上桌。那簸箕粄似羊脂一般地白,几粒葱花又似翡翠一般地绿,煞是好看。吃在嘴里又嫩又滑,又韧又香。凡是吃客,还免费提供一杯喷香的热茶或一碗浓浓的猪骨汤,不但叫人吃出乡土的美味,还能叫人吃出一个山乡人的淳朴民风。

做法

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形簸箕内,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再入锅用猛火蒸。约五分钟后将蒸熟的薄薄一层米浆揭下,把炒熟的肉丝、韭菜、豆芽、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放入,卷成筒状,与油条相似。簸箕粄细嫩可口,多食不腻。

芋子饺

简介

芋子饺,是长汀著名的风味小吃,在许多客家社区也有流传,客家人大多住山区,有“无山不客客住山”之说。

番薯、芋仔都是山区的主要杂粮,长汀客家人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制作出许多独特小吃,“芋子饺”就是其中一种。由于芋子饺皮嫩润滑,馅香味美,因而虽然是源于农家的杂粮食品,也成为汀州名牌风味小吃,是宾馆、饭店的宴客佳肴。

历史文化

芋子和番薯那是家乡的主要杂粮,正如农谚所言:“番薯芋子半年粮”。在我们客家地区芋子被视为“农家最重之蔬”,它既可当蔬菜,又可当粮食。因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每至秋季,家家户户的地窖、房角都堆满那红姣姣的地瓜和黑黢黢的芋子。

当地还流传着一个“芋赈饥”的小故事:古时有一寺僧,专力种芋,岁收极多,杵之如泥,筑造为墙,后遇大饥,独此寺四十余僧食芋泥以度凶岁。可见芋子是个好东西,是山中之珍品。而聪明能干的客家人在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变换芋子的吃法,更新芋子的烹制花样,以芋子烹制菜肴宴请客人,于是就在生活实践中烹制出乡间美食——芋子饺。

做法

材料

芋头五花肉、香菇、冬笋(或笋干)丝、虾仁、箩卜丝、葱白,芥菜菜心,客家特质的五香豆腐干或油炸豆腐块和 浸泡3小时的糯米

制作方法

1 芋子洗净,置锅内煮熟,

2 剥皮捣(烂)成芋泥后,加入适量番薯粉和精盐,用擀面杖擀成饺子待用。

3 里面的料准备好,特别强调,若用鲜笋或芥菜菜心做馅料时,将它们小拇指指甲盖一半大小的丁,还要将汁水挤干,因为还要将以上的馅料加调料过油煸炒,炒至七成熟。

4 饺子皮和馅心好了以后就可以包芋子饺了。芋子饺的包法有两种,一是包成类似饺子的月牙状,二是包成一个球状,外面过上糯米,因为蒸熟后糯米晶莹剔透,客家人就叫它为珍珠圆。而客家人较偏爱第二种做法。 有些人不喜欢葱 可以根据个人爱好 煮好调味汁

5 包好了放入锅里煮 还可以直接蒸 蒸好了以后撒上用葱等煮好的调味汁。

芋子饺除蒸着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种烹调方法,其味各具特色。

四堡漾豆腐

简介

漾豆腐,是连城一带地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年历史,四堡群众家家户户善于加工豆腐,由于使用山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别鲜嫩。以此加工的“漾豆腐“,风味独特,远近闻名,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款待亲朋不可缺少的佳肴。

历史文化

相传,四堡漾豆腐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四堡的木刻雕版印刷业非常繁荣。由于油炸煎炒过的食物易火气上身,而日夜劳作的印刷工人讲究清心润胃,滋阴养元。豆腐文化在四堡就有了历史起源。

做法

它以境内独有的(五月黄)豆为主原料,用熟石膏调煮豆浆做成白豆腐。佐料要精选新鲜猪瘦肉和无筋膜的嫩牛肉,加入少许红菇、香菇、葱白等剁烂成鲜肉酱为馅。取团状肉馅塞入用小指啄成窟隆的一块块方寸大的鲜豆腐块中。锅中猪油煎热后将肉馅朝上的豆腐轻放入锅,添入新鲜鸡汤、撒少许乌豆豉,以文火微焖至熟时揭开锅盖,只见锅内豆腐微黄见白,文火中似摇似动。此时撒少许胡椒粉、小葱花,待汤水全被豆腐吸收时起锅,(赶滚)(即趁热)品尝。那白中淡黄,似摇似动的盘中豆腐谓之为漾豆腐。

豆腐饺

简介

豆腐饺,是明清以来长汀筵席中的佳肴。此菜制作颇为考究,将五厘米见方的豆腐从水中捞出,用刀横向切下薄薄的一层,轻摊在纱布上,再把瘦肉、香菇、冬笋、葱头等剁成的馅子放在豆腐片的中央,将纱布连同豆腐提起,对角压紧。先用蒸笼蒸十分钟左右,使其定型并去掉豆渣味,最后加水入锅煮成。汀州厨师制成的三角豆腐饺,皮白肉香,鲜嫩甜美,在豆腐菜肴中独具一格,别有风味。

做法

食材

豆腐(6.6厘米见方)5块,五花猪肉(去皮)50克,水发大香菇3朵,剥净冬笋肉5克,葱白4克,精盐6克,味精4克,胡椒粉1克,鸡汤250克,麻油2克,火腿末,香菜末各少许。

做法:

1、将五花猪肉和香菇洗净,剁成泥,葱白、冬笋分别切成细末,一并加上精盐5克,味精2克,搅拌成馅料,并捏成小馅丸待用。

2、豆腐放清水浸泡1小时取出,沥净水。取1块净纱布摆成菱形,每块豆腐均批掉上层老皮,每批下3毫米厚一片,放在纱布中摆成菱形,再取馅丸一粒,放入豆腐片当中,然后提起纱布下角,使豆腐片上下两对角吻合包住馅丸,然后翻开纱布,用刀稍修整,切齐两斜边,即成“三角豆腐饺”坯子。

3、将“三角豆腐饺”坯子逐一摆入垫有湿蒸布的笼格内,用中火蒸5分钟取出,翻扣在盆中。净锅置于旺火上,下鸡汤烧沸,加精盐、味精调匀,浇在豆腐饺上,再淋上麻油,撒上胡椒粉、火腿末、香菜末即成。

闽南春卷

简介

春卷,又称春饼薄饼。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历史悠久。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的。据古书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记载:“在春日,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可见春日做春饼,食春饼的民俗风情由来已久。现在有关春卷的谚语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春天,有迎春喜庆之吉兆。

历史文化

相传福建百姓为了感谢郑成功,每家出一道菜来招待他。郑成功为不负百姓的厚爱,在一张烙熟了的面皮上夹入每家的菜,卷起来吃。这便有了后来的春卷。在清明节临近的那段时间,很多闽南人家里都会做这种春卷,因为海蛎是这种春卷的材料之一,清明节临近这段时间海蛎是最肥美而不腥的。

风鸭

简介

风鸭,产于闽西漳平双洋镇(旧时宁洋县)地处偏远山区,这里霜冻低温,阳光充沛,空气新鲜,当地百姓加工风鸭有百年历史。

鸭肥肉香,便于蕴藏的风鸭,过去加工只是为了自家过年食用。如今,经过精心加工改进的宁洋风鸭,是利用海拔千米以上高寒地带的霜风、阳光、纯净的空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选用以稻谷为主饲料的地方良种番鸭为原料,经山泉水浸透后,采用地方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适时精制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装,成为特具色泽金赤润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风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被誉为闽西佳肴一绝。

做法

原料

净鸭 1只2000克、姜10克、精盐50克、绍酒20克、花椒10克、香油10克、葱段20克、白酒10克

烹制方法:

1.将鸭收拾干净,用精盐、花椒、葱段、姜片、味精、绍酒腌 4至5天。

2.腌好的鸭子用长 15厘米左右的秫秸棍,在肛门内撑住胸腔,挂起阴凉通风处风干。

3.风干的鸭子放入坛子中,加入白酒,盖严坛盖,焖约 12小时取出,放盘内,上展蒸 2至 4小时,取出后剁成骨牌条,装入盘中即成。

工艺关键

腌鸭时,每天需用手搓一遍,翻一翻。蒸鸭时根据鸭的大小,掌握好时间。

闽南糍团

简介

每逢春节,闽南农家有做糍团的习俗。特别在夏季,冰凉爽口糍团,质地柔滑,可解暑气。

做法

(1)将糯米洗净,去砂和其它杂质,置清水中浸泡半天后沥干。然后碾成粉末,加水揉搓成团,以手指轻按,粉团有柔软的感觉为准。再把米粉团分别搓捏成12个圆球,按扁后放沸水中焯至上浮,放钵中,用煎匙或光滑的木棍趁热搅散,越散越好。最后搁3小时,凉后即可。

(2)把芝麻放在炒锅内炒熟,凉后和白砂糖拌匀。

(3)用筷子或汤勺把制好的糍团取下一小块,在馅中滚一下,沾满芝麻和白糖,即可食用。

武平猪胆干

简介

武平猪胆干(最早应写成猪胆肝,由于多数人误读所以变成猪胆干),是福建武平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闽西八大干之一。此菜色泽紫褐,香而微甜,是宴席冷盘名菜。吃时,只要将它蒸熟,趁热搽上一层芝麻油,待冷后切成薄片再拌少许蒜片,便香气四溢,韵味无穷。

历史文化

相传在清朝末期,闽西各县文人前往汀州府应试,文人相聚,少不了到酒店略备小酌,对酒吟诗,各自将携来的家乡风味取出佐酒。当时武平城关一位姓钟的文人带去的猪胆肝,风味独特,香而微甜,甜中有甘,回味绵长,受到大家赞赏,席间无不拍案称奇。武平猪胆肝的好声誉由此而传开。

做法

武平猪胆干制作考究,工序颇多,季节性强。要经过洗料、配料、腌制、晾晒、压扁、整形、检验七道工序。选择新鲜呈深褐色的“糯米猪肝”,有摘除猪胆,整个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中,加上适当的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等配料,待胆汁渗透肝脏之后,捞起吊晒,每隔2-3天整形一次。这样制成的猪胆于外形美观,颜色匀称,味美质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