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东江是中国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长523公里,流域面积占全珠江流域的6.3%,它发源于粤北及赣南,主流寻乌水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大竹岭及桠髻鉢山(流经东江源村),属山区性河流。]盐焗鸡[盐焗鸡是一道特色传统粤菜系客家菜,也是广东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流行于广东梅州、惠州、河源等地,现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经典菜式,原材料是鸡和盐等,口味咸。]始创于东江地区,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由于制法源出东江,当地的菜馆争用最好的菜肴[即烹调好的蔬菜、蛋、肉和鱼等品。]款待客人,于是创制了鲜鸡烫盐焗制的方法现焗现食,因此菜始于东江一带,故称这种鸡为“东江盐焗鸡”。
据传,有一位客家[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山区少数民族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较小、比较弱势的民系之一。]妇女儿女成群,其中一位小孩体弱多病,因当时缺乏各种营养食品,就将用盐腌制后的鸡,用纸包好放入炒热的盐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后,身体逐渐恢复,强壮起来,并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后来这种菜肴家喻户晓,成为每位客家妇女都能烹制的拿手菜肴。为方便烹调,适应大量生产,经客家厨师不断改良创新,创制出另一种风味的东江盐焗鸡。盐焗法成为客家菜[客家菜如同客家话一样古老,是中华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广东的惠州、河源、梅州、深圳、韶关;江西的赣州;福建的龙岩、汀州;广西的贺州、玉林;台湾新竹县、苗栗县等地。]的特色烹调法,制作出独具风味特色的“盐焗系列食品”,如盐焗凤(鸭)爪、盐焗狗肉(脚)、盐焗猪肚、盐焗水鱼等。
主料:三黄鸡[“三黄鸡”的名字由朱元璋钦赐。](1只)、沙姜[沙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1小块)、香菜[香菜又名芫荽、盐荽、胡荽、香荽、延荽、漫天星等英文名Coriander Herb。](2棵)。
调料:米酒[米酒,又叫酒酿,甜酒。](1/2杯)、粗海盐[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西南与海宁市毗邻,北与嘉兴秀洲区、平湖市接壤。](3包,共3斤)。
工具:厨房[厨房,假名:ちゅうぼう,简称为“厨”,是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一个现代化的厨房通常有的设备包括炉具(瓦斯炉、电炉、微波炉或烤箱)、流理台(洗碗槽或是洗碗机)及储存食物的设备(例如:冰箱)。]纸(4张)、深底瓦煲(1只)。
步骤:
1、沙姜洗净[洗净,汉语词语,指把衣物、器物清洗干净的意思。]刮去外皮,剁成细末;香菜去头,洗净沥干水待用。
2、三黄鸡洗净去内脏,斩去头、脖子和鸡脚,用厨房纸吸干水分。
3、用米酒和沙姜末涂抹鸡身,腌制5分钟,将剩下的米酒倒入鸡腹里。
4、用厨房纸将三黄鸡包住,一定要包得严实。
5、先在瓦煲底部洒入1.5袋粗海盐,放入包好的鸡,再倒入1.5袋粗海盐盖住鸡身。
6、盖上瓦煲的盖子,铺上一块湿方巾,开小火煮60分钟左右。
7、煮至湿方巾变干,说明鸡已熟,揭盖舀出鸡身上的粗海盐。
8、取出煮熟的鸡,撕去厨房纸,将鸡置入碟中,放上香菜做点缀,即可上桌。
鸡肉[鸡肉(chicken),指鸡身上的肉,鸡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另外含有对人体生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
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1、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血脂偏高、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
2、鸡肉性温,助火,肝阳上亢及口腔糜烂、皮肤疖肿、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
3、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脂患者忌饮鸡汤;感冒伴有头痛、乏力、发热的人忌食鸡肉,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