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网 食材百科内容页

宁波小吃大全_宁波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2017-01-14 15:22:42 食材百科

宁波,简称为甬,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连续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宁波美食:三北豆酥、奉化千层、余慈杨梅、奉化水蜜、象山红、余姚榨菜、宁波腊鸭、宁波油赞子,特别是宁波汤圆和酒酿圆子入选中华名小吃行列。

宁波汤团

简介

汤团又称汤圆,是浙江省宁波地区著名汉族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历史文化

宁波的猪油汤团,据考证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用当地盛 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具有香、 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鲜爽可口,令人称绝,因而享誉海内外。宁波地区民间每逢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宁波汤团,以示欢乐 、团圆、吉祥之意。一些海外侨胞每逢佳节,总爱吃碗汤团以寄托思乡之情。自1982年起,宁波汤团已成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个点心品种。1997年入选为中华名点小吃。 宁波人在大年初一都有吃猪油汤团的传统习惯。汤团含有团圆、如意的意思,即使在海外的游子,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新春佳节也忘不了要吃家乡的猪油汤团,盼望团圆,以慰思乡之念。

做法

⒈ 将糯米淘洗净,用凉水浸12 小时(夏季8 小时),捞起用水淋过,带水磨成浆,装入布袋吊起沥水(或压干水分)成粉团;⒉ 黑芝麻淘洗净,沥干水,用小火炒熟,冷却后碾成粉过筛,约得500克;⒊ 猪板油剥去膜,绞碎,放入盛器中加进白糖、芝麻粉,拌匀揉透成馅;⒋ 把馅搓成100 个丸子;⒌ 把粉团加水100毫升揉透摘成100 个剂子;⒍ 然后把剂子捏成酒盅形,放入馅心,收口搓圆成汤团;⒎ 锅置中火上,加水八成满,沸后下汤团;⒏ 待汤团浮起,掺入少量冷水,并用手勺沿锅底轻轻推动,以防粘锅,约8~9 分钟,即完全成熟;⒐ 煮熟的汤团分装10碗,每碗再加白糖适量,撒上糖桂花即成。

酒酿圆子

简介

酒酿圆子是江南地区汉族小吃。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酒酿圆子属于甜点,主要原料是糯米、酒酿等,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做法

材料:汤圆150克、酒酿200克,细砂糖50克。

步骤:1 将鸡蛋打散,枸杞、冰糖备用2 锅里倒入适量的水煮沸,再倒入小圆子3 等小圆子浮上水面后,再放入酒酿、蛋清4 最后放入枸杞、冰糖即可

红膏咸枪蟹

简介

红膏炝蟹是浙江宁波传统的汉族小吃,色彩艳红、鲜咸滑嫩。在盛器中放入冷开水,加盐、白酒、,调成浓咸卤,再将洗净后的红膏蟹放入,浸腌8小时后即可。红膏咸枪蟹都是东海里的野生梭子蟹做的,个头壮实,有红膏,蟹背壳上有小孔,可以看到红膏,肉质饱满。

做法

原料:

梭子蟹3只、黄油、蒜粒、洋葱粒、糖、盐、胡椒粉、卡夫的奶酪粉、法香小朵、白葡萄酒小碗。

做法:

1.调味炝料煮开,凉后加米

2.葱打结,同姜片一起泡在凉后的料水里。

3.蟹用冷开水洗净,蟹钳拍碎。

4.先去盖,把边上的腮羽、蟹盖中的沙囊去掉,最后将蟹的腹腔中部的一小块六角形的白色块状物(此物大寒)去掉。把蟹一分为四。

5.将分好的蟹块浸入炝料里,如有红膏可一同浸入,一天后即食。

三北丝糖

简介

三北藕丝糖,是浙江慈溪的汉族传统名点,用净白糯米、优质麦芽、细粒白芝麻、细白糖,南京雪麻等上等原料配制而成。相传,清代雍正年间,慈溪沈师桥有位叫沈永年的师傅,做得一手好糕点,并不断创新,制作出了一种外形为柱状,粗细如同人的中指、长不过三寸似的糕点又似糖点的食品。折断来看,在这细细的的柱状里,意整整齐齐排列着数十个细状小孔,活似被折断的藕,后人就把这种食品称之为藕丝糖,因地处"三北",所以也叫"三北藕丝糖"。

历史文化

清朝末年,三北藕丝糖被人带入宫廷,受到慈禧太后的厚爱,很快被列为“御食”,责成地方每年向朝廷进贡。从此,三北藕丝糖之名声遍播四方,遐迩皆知。据说,当时上海的不少糕食店争着挂出“三北茶食”之招牌来煊耀门面,招徕顾客。19世纪后期,三北藕丝糖被在海外的“三北帮”商人带到了日本、东南亚一带,也广受欢迎。吴锦堂还将它选作馈赠日本天皇的礼物,受到日本皇族的赞誉。如今,一些海外人士慕藕丝糖之名而来到藕丝糖的故乡,他们往往大量采办,作为礼物带给各自的亲朋好友。清代雍正年间,慈溪沈师桥居住着一位专事糕点生产的行家沈永丰。此人善经商,又做得一手好糕点,远近都有点名气。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春节前夕,沈永丰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糖食,风味独特,很快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以后,沈永丰又动脑筋对这种食品在制作工艺上作了不少改进,终于研究出合适的配方。沈永丰生产的这种糖食其外形为柱状,粗细约同于人的手指,长不过三寸。令人称奇的是,在这细细的糖杆上竟整齐地排列着几十个小孔,看起来就象是被截断的藕,所以,人们把这种食品称为藕丝糖。

溪口千层饼

简介

千层饼,又叫“瓤子饼”,是山东东平接山乡一带的汉族名吃之一,历史上以鄣城村路边客栈制作的风味最美。这种饼外边用一层面皮包起来,而内有十数层,层层相分,烙熟后,外黄里暄,酥软油润,热食不腻,凉吃不散口,且味道香美。千层饼也是浙江奉化溪口的汉族小吃,饼里拌有海苔粉,外面洒上一层芝麻。熟后酥香可口。千层饼也是一种纳西族食品。

历史文化

小小一饼,历史悠悠:据传清光绪年间,溪口王毛龙开设王永顺饼店,生产脆酥饼,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一次,其弟在制饼时加了些奉化特产苔菜粉,结果饼味清香扑鼻,风味特殊,一时间顾客盈门。打那以后,便用苔菜粉作为辅料制作酥饼,人称“毛龙千层饼”,师徒代代相传,名声远扬,盛销不衰,以至于不远千里,光临寒舍的茶桌。原来如此,饼面那黑糊糊的东东,是暗绿色的苔菜粉,它含糊而色重,反倒把平铺在饼面的白芝麻给清晰地衬托了出来,粒粒可数。

做法

主料:小麦富强粉125克,小麦面粉375克 辅料:鸡蛋150克调料:黄油500克,醋精5克,盐10克

做法:1.酥面:黄油擀成薄片,一点一点地蘸上面粉至用完全部富强粉125克2.再擀成大薄方块,放入冰箱冷冻3.皮面:将面粉375克放案板上加入鸡蛋,醋精和盐水,掌握好软硬4.擀成与酥面大小相似的方块,放入冰箱冷冻5.在擀制酥面包皮时,两片折起来擀成大片要叠起来成为三层,再擀成大方块放入冰箱6.连续擀3次,叠3次最后擀成大片,平放在烤盘内,烤约30分钟即熟。淋糖千层饼的制作要诀:还可制作成起酥大饼,咖喱角、酥皮蛋糕、架英酥角、起酥烧饼等多种。

白糖方糕

简介

方糕是正宗的汉族土产小吃,几元就可以买大大一块。糯米做的外皮,咬一口,甜甜糯糯的,馅甜得恰到好处,一点也不粘牙。说起方糕并非只是一种糕点,只是外皮都是糯米,但是里面的馅料却有很多种,芝麻、豆沙、泥、赤豆还有桂花等。

做法

主料:糯米粉 1250克 粳米 1250克 赤小豆 250克 调料:白砂糖 750克 桂花 25克 大豆油 5克 各适量

做法:1.将糯米,粳米搀和磨成镶粉,用32眼网筛筛过,放在案板上,洒水650克左右,拌匀,再用16眼网筛筛成糕粉。2.将赤豆,白糖,豆油,咸桂花制成重糖湿豆沙1500克。3.取33厘米见方的垫一块,上铺洁净湿面,再用特制的凹凸形刮板,在糕面上挖出5.5厘米见方,3厘米深的凹塘16个,每个里面放入湿豆沙18克,再在上面筛一层薄薄的糕粉,刮平,按框架上指定的标志,横,直划三刀,割成7.5厘米见方的糕坯16个,随后取带有阴文图案的印花板一块,先在阴槽内铺上糕粉刮平,并将此板覆于糕面,用小木槌轻击板底,使糕面留下糕粉图案,最后去印花板及活络框架,即成方糕生坯。

雪菜大黄鱼

简介

雪菜大黄鱼,又称大汤黄鱼,是富有宁波地方特色的名菜。大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雪里蕻咸菜,质地脆嫩,鲜美可口,有一种特殊的鲜香味。以这两种为主料烧制的雪菜大黄鱼,具有鱼肉嫩,菜香浓,清口鲜洁,营养丰富的特点,倍受食客青睐。在宁波,雪里蕻咸菜几乎是每家常备之菜。当地有句老话:“三天勿喝咸菜汤,两脚有点酸汪汪。”以此表达对雪里蕻、咸菜的嗜好。动植物蛋白互补,营养丰富,下饭优佳。

做法

雪菜大黄鱼,选料和制作都十分讲究。选取新鲜大黄鱼,洗净后在背部两面肉厚处用刀略划几个口子,用本地种植的雪里蕻腌制的咸菜切成末,冬笋切成薄片,备用。然后,将大黄鱼用油煎至两面稍黄,烹入黄酒,加盖焖片刻后,加水、加姜、放入雪菜,笋片以及食盐、味精,用猛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烧数分钟,待汤汁呈乳白色时,撒些葱末,即可装碗,把汤汁倒入碗内即可。大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雪里蕻咸菜,质地脆嫩,鲜美可口,有一种特殊的鲜香味。以这两种为主料烧制的雪菜大黄鱼,具有鱼肉嫩,菜香浓,清口鲜洁,营养丰富的特点,倍受食客青睐。

藕丝糖

简介

藕丝糖,是金溪县传统特产之一,金溪藕丝糖外似一团洁白细嫩的藕丝,素以甜、脆、香酥而著称。内包芝麻、桂花、桔饼,甜而不腻,脆香酥软,落口消融,余味绵长。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浒湾油面进汴梁,方河米粉去湖广,黄通冬笋满省跑,四海闻名藕丝糖。”

藕丝糖做工精细,工艺独特。它选用当地产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先将糯米蒸熟后掺水用麦芽发酵,去渣熬成糖,再拉成藕丝般细小的的糖丝,然后用白糖、桂花、香油、芝麻、金桔饼等作馅,将糖卷成核桃般大小的小团。主要技术难点在熬糖和拉丝,拉丝时和拉面一样,也要有少量的粳米粉“捧场”。技术高超的工人拉出的糖细如发丝,长而不断,入口甘爽。

历史文化

据传金溪还未建县时,在五代南唐时期琅琚镇,有一位姓唐的把总,为庆祝老母生日,用糖做了个大“寿”字。老母80多岁,吃不动,他便下令全镇所有的做糖师傅必须在九天之内做出一种又软又酥、落口消融的糖来。这可难坏了做糖师傅,他们反复改进熬糖方法,还是难以又软又酥。到了第八天晚上,来了个要饭的老头,乞讨稀糖吃,做糖师傅打了一勺稀糖用碗盛给他,他不接,却伸手去抓,像织女穿梭似的不停抓着,竟拉出了又白又细的糖丝!把糖丝向师傅们一抛,霎时人便不见了。做糖师傅把糖丝往口中一放,落口便消,人们一下子醒悟过来了,原来是神仙铁拐李下凡来指点他们!于是他们按大仙的指点,把饴糖抓拉成细丝,又包上豆粉、芝麻、桂花、桔饼末等配馅,逐步发展制成今天的“藕丝糖”。

宁波汤圆

简介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宁波汤圆以精白水磨糯米粉为皮,用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滑润味美。

历史文化

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诗句:宋代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做法

主要作料为糯米、黑芝麻、猪油、白糖、桂花等。采用吊浆技法,将糯米制成不干不粘的水磨粉;再将黑芝麻熟研末,加入猪板油丁、白糖等拌成馅心;以水磨粉为皮坯,包入馅心搓圆,置沸水锅内煮熟后,撒上少量白糖、桂花和红绿丝即成。特点是,色白发光,糯而不粘,皮滑馅润,滋味香甜。

三北豆酥糖

简介

三北豆酥糖,是宁波慈溪一带传统食品,与三北藕丝糖齐名,名扬江浙地区和海外。制作豆酥糖,选料要求极为严格。豆酥糖经多道工序精心制作后,再用纸包装得四方棱角分明,厚蒲均匀、底封不用浆糊,免得豆酥糖发潮。这样,就能保持豆酥糖长久保存香、甜、酥、松特色,且老小皆宜。

历史文化

每逢年末,宁波地区农村大都做年糕以备春节期间享用,用火热年糕团嵌豆酥糖,又香又长城又糯,是深受老幼喜爱的时令食品。

三北豆酥糖已有悠久的制作历史。相传在100多年前,陆埠镇上开有一家叫"乾丰"的南货茶食店,豆酥糖是由一位宁波师傅试制成功的。由于配料考究,加工精细,制作的豆栈糖香甜可口,松脆无渣,入口即化。不粘牙齿,且香味独特,食后令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一时顾客盈门,名噪浙东,方圆数百里慕名争购者,络绎不绝。上市以后,受到人们广泛欢迎,一时声誉鹊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