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网 食材百科内容页

【板栗的产地】板栗的营养价值_板栗的价格

2017-01-14 15:19:04 食材百科

每到板栗收获的季节,一批一批板栗被运到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很多人都爱吃板栗,因为它的甜很特别呢!人们一边吃着好吃的板栗,一边享受这美味的同时,一边在心里不禁想问这些板栗的产地在哪里?

板栗的产地

板栗的原产地在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

那么在我国,板栗的产地有哪些呢?其中,山东省莒南县相沟乡、费县;安徽省岳西县、金寨县;舒城县城冲乡、广德县等地方的板栗都是较为鲜为人知的。河北省遵化市迁西县2005年,“迁西板栗”证明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板栗以湖北省罗田县和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盐田河镇 的板栗尤为著称,故有"罗田板栗甲天下"之说,同时,麻城市盐田河镇享有“全国板栗第一镇”的美誉,是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之一。另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镇北部山地也有大面积板栗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方式之一。河南信阳市的商城县、罗山县等地也盛产板栗,粒大,味甜。


板栗的营养价值

板栗属于坚果类,但它不像榛子等坚果那样富含油脂,它的淀粉很高。鲜板栗的蛋白质含量为4%至5%,虽不如花生核桃多,但略高于煮熟后的米饭。它的碳水化合物有40%由淀粉组成,新鲜板栗还富含维生素C和钾,也含有叶酸、铜、维生素B6、镁和维生素B1;每100克新鲜板栗中,水分占52%,另含蛋白质3克、碳水化合物44.2克。

煮好的板栗富含钾,也含有维生素C、铜、镁、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铁和磷;每100克煮熟的板栗中,水分占68.2%,另含蛋白质2克、碳水化合物28克。但某些方面板栗的营养更高于粮食。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

栗子的营养保健价值虽然很高,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胀肚,每天只需吃6至7粒,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

板栗的价格多少

市场上板栗的价格跟板栗的成色和当地板栗的收成有关。一般的价格在4元到8元左右,好的圆栗子价格在8元左右,具体每个地方不一样。此外,板栗的价格随季节变化比较大,平常在3.5左右的时候,到了冬天价格10元一斤,因为物以稀为贵。

目前市场上炒的炒栗子,只限制于糖炒的,开口的不说,可分为3大派系,河北省迁西板栗是最著名的,价钱也最高,4-5元/斤,其次是山东板栗今年估计3元/斤,价钱最低的是南方板栗,如云南板栗,今年估计2元/斤,但不管什么派系的板栗都称自己的栗子是迁西的。

板栗的适宜人群


很多人都知道板栗的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板栗熟吃,老少皆宜。板栗的吃法也很多,有的喜欢炒熟来吃,有的人喜欢煮汤;还有的人喜欢熬喝,不管哪一种,不变的都是它的营养价值哦,那么哪些人是最适合哪一种吃法呢?

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如果是将板栗仁熟、磨粉,制成,适用于饮食少、身体瘦弱的儿童,以增加食欲,调理肠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也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老人肾虚者、中老年人腰酸腰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尤宜;也适宜气管炎咳喘、内寒泄泻者食用。

但是患有糖尿病、风湿病的及脾胃虚弱的人忌食哦,因为栗子难以消化,不宜多食,否则会引起胃脘饱胀。婴幼儿及脾胃虚弱者忌多食板栗。此外,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板栗怎么去皮

对于板栗这种带着硬硬外壳的美味果子,去壳去皮成了难题。你平时是怎么去皮的?下面妈网百科给你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吧,让瞬间去掉它硬硬的外壳,享受它内心的香甜。

第一种方法:盐水煮。栗子洗净后,用刀从中间稍切个口子;放在盐水中,在炉子上煮5分钟趁热去掉板栗的壳和皮;全部剥好的样子,还算完整。

第二种方法:电饭锅法。板栗清洗后,切个口子;放在电饭锅中,不用放水;按下煮饭键,取出来剥壳和皮;因为这个煮好后,就是熟的了;所以很容易剥碎,颜色也不太好看。

第三种方法:高压锅法。板栗清洗后,用刀切个口子;放在高压锅中,不用放水;上气后,三分钟关火;取出剥壳和皮,比较难剥,而且什么时候关火,不太容易。

第四种方法:太阳晒法(不切口)。直接放在太阳下,晒了一天后,不太容易剥落;又晒了一天,还是不太好剥。

第五种方法:太阳晒切口法。栗子用刀切个口子,放太阳下晒;一天后,可以剥一个;两天后,可以剥,但不太容易。

第六种方法:微波炉法。板栗用刀切个小口子,放在碗中,盖盖,趁热剥好,剥好的样子,微波炉做的颜色相当漂亮。

第七种方法:切口浸泡法。板栗对半切开,去掉外壳,用开水盖盖泡5分钟,很容易去皮。

第八种方法:盐水浸泡法。板栗直接倒入盐开水中5分钟,然后用刀切个口子,趁热去壳和皮,相当完整。值得推荐的就是这种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