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网 食材百科内容页

【蜜枣粽子的做法】蜜枣粽子的营养价值_蜜枣粽子的食用功效

2017-01-14 15:18:21 食材百科

粽子,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而对于粽子的馅料方面,不同的地方更加是有不同的习惯。蜜粽子,一道非常独特的美食,在一些地方也得到广泛的流传。下面妈网百科就带大家来解一下这道蜜枣粽子的详细信息。

蜜枣粽子的做法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不过下面妈网百科会为我们带来一道具有独特风味的做法——蜜枣粽子。

材料:糯米1000克,葡萄50克,蜜枣100克

做法: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小贴士:

服用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和补钾时,不宜同食葡萄干和其他含钾量高的食物,否则易引起高钾症,出现胃肠痉挛、腹胀、腹泻及心律失常等

蜜枣粽子的营养价值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那么蜜枣粽子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下面妈网百科为我们解答。

蜜枣的营养价值丰富,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对于贫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蜜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另外,蜜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

不过粽子的营养主要是以热量为主,其次为蛋白、脂肪与碳水化合膳食纤维;若以20岁成年男女一天所需的营养来说,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高纤普遍不足,量少为宜。

蜜枣粽子的食用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枣性平味甘,补脾和胃,益元生津,补血安神,通九窍,益肝肺,增加肌力”,蜜枣的营养成份非常好,吃它对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那么蜜枣粽子又有哪些食用功效呢?下面妈网百科为我们解答。

1、养血安神:适于血虚面色萎黄及心失所养、血虚脏躁者;

2、补中益气:用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诸证;

3、缓和药性:与祛邪药配伍,可缓其毒烈之性,以护正气。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葡萄干中的铁和钙含量十分丰富,是儿童、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可补血气、暖肾,治疗贫血,血小板减少。

妈网百科建议,多吃蜜枣对身体好,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好度,不能食用过量。

蜜枣粽子的注意事项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由于吃粽子会有不一样的口味,那么在吃蜜枣粽子的时候需要注意那些事项呢?下面妈网百科为我们讲解一下。

1、蜜枣粽子好吃,但不能多吃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吃粽子的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2、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

3、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

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时间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最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

4、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蜜枣粽子的适宜人群

粽子是我们端午节传统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它除了是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粽子的种类繁多,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那么又有哪些人群是不能吃的蜜枣粽子的呢?下面妈网百科为大家作出解答。

1、心脑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