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他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体会家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照。在孩子自己的眼中,已经是大人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会希望家长与他平等对话。而父母对孩子的关系,不仅仅在于生活上的一些呵护,还要了解,理解他思想上的变化。跟他谈心,知道他的想法来源。从而在思想上给予他正确的引导。
2、给他做可口的饭菜,让他被家里的饭菜诱惑而准点回家。很多家长由于自己工作,事业上比较忙碌,晚上很晚还会回到家中。而孩子总是因为一个人的晚餐而感到孤独。所以就在外边与其他人结伴取暖。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彻夜不归,才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寻找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孩子最初不回家的原因,只是简单到没有人陪他吃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3、给孩子绝对的话语权,即使孩子犯错也不采取粗暴手段。很多家长认为十四岁还是孩子,就应该言听计从。故此,对孩子总是发号施令让孩子绝对的服从。一旦孩子有异议,不听话,轻则指责,重在打骂,让孩子皮肉受苦。这样孩子内心恐惧,见家长如老鼠见猫,在自己家中却总是让自己精神紧张兮兮,感觉在夹缝中生存,自然便会出逃,离家越远越好。更何况,十四岁他的思想体系已经在逐步形成,做家长的要给予他们话语权,要认真听他们说话,让他们表达。不要轻而易举地打击对方,不让对方发表自己的看法。绝对不能让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观念带偏我们教育之路。否则,如此暴力下,哪个孩子愿意在家。
4、允许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及信任。很多孩子不愿意回家,往往是家长不信任孩子。而这种不信任,往往会让孩子一点点失去自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感油然而生。不被家人认可,在家如此受罪,便会往外跑。这是因为,人缺少什么,便希望得到什么。或许在外边,他能获取到自己想要的这份自信。就比如,在游戏厅,他的游戏技能超越,受到他们的赞赏,便会让自己沉醉其中来满足自己内心需求。故此,作为家长,你要在孩子优秀的方面,认可他,赞赏他。而在他不足的房间激励,鼓励他,要助他更上一次楼。
5、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自己坚强的后盾。很多时候,家长会说孩子不听话,什么事情都不与自己说。这往往是因为你们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渠道。让孩子感受不到遇事可以向父母倾诉,求援。而许多家长不是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而是全不当一回事;或是不耐烦拒绝倾听;甚至劈头盖脸地一通训斥。这自然就隔断了孩子与你沟通的欲望。所以,要学会和孩子沟通,懂得聆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考虑一些事情,而不是家长想当然地就给出了结果。
6、夫妻关系融洽不争吵,让孩子安心在家不愿意往外边跑。很多夫妻,一到家见面就吵架。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能吵上一个晚上。摔东西,彼此大打出手,甚至闹到居委会进行调解。这样,孩子每每看到这些,心里必然会害怕,而自己力量单薄劝阻又无济于事。那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办法,便是逃离。离开他们,眼不见为净。若是如此的夫妻,更多的问题便在于夫妻间的情感调剂。若你们之间相处的关系得到改善,孩子自然而然便会喜欢回家。